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基于提高金融包容性的视角.docVIP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基于提高金融包容性的视角.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基于提高金融包容性的视角.doc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基于提高金融包容性的视角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本章就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目前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包容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介绍,并在综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基本理论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脉络 本节重点就格利和肖的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一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金融功能论等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回顾。 (一)格利和肖的理论 1960 年,格利和肖联合出版了《金融理论中的货币》,该书清晰的描述了货币与金融的关系,大大的拓宽了货币金融学科的研究视野。他们认为货币金融理论应该面对多样化的金融资产,货币是多种金融资产的一种,不能简单地把货币看作是货币金融理论分析的唯一对象;他们认为,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中同商业银行一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同时也指出,决策者可资依赖的经济政策不应该仅包括货币政策,应该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债务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完整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总之,格利和肖试图建立的是一个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这个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其基本内容包括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多种金融资产和完整的金融政策等。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1969 年,雷蒙.W.戈德史密斯发表了其代表著作《金融结构与发展》,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对三十多个国家的金融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深入研究了各国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结构问题。他把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看作是研究金融发展的主要内容,他把金融结构的优化看作是金融发展。他在书中提出,以金融财富构成的上层建筑与以物质财富构成的基础结构密切联系在一起,同时并存。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存在、分布及相对规模就构成了金融结构。它还通过举例说明多种不同形态下的金融结构,一般而言,金融发展程度乃至于经济增长的不同程度体现为不同的金融结构。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如果存在众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而且他们的组合也分布非常广泛、规模非常庞大,则金融发展程度就高,经济也越发达,二者存在统一性。为了衡量金融结构,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一系列衡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目前仍然是衡量金融结构和金融规模的重要指标。戈德史密斯运用它创造的指标分析了相关国家的金融结构并对这种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从金融结构优化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虽然金融结构本身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储蓄和投资水平会随着金融结构的优化而提高,而这能够使资金的配置更加有效。戈德史密斯的这些研究和探讨为麦金农和肖分析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目前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和实务层面,如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风险、监管等等,较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分析。本节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整理,从六个角度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一)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比较。(1)部分学者认为要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进行理性思考,把两者明确的区分开来。陆岷峰、史丽霞(2014)把互联网金融看作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把金融互联网看作是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优化,他们认为区别两个行为主体对于认识事物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姚文平(2014)认为它们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包括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导向和客户群体、去中介化等。(2)部分学者并不认同根据谁在金融创新中占主导地位来划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更强调金融活动是否具备互联网精神。他们认为金融互联网应包含在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内,是指以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或主动或被动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网络营销(龚映清,2013;罗明雄等,2014;芮晓武等,2014)。(3)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未来很难从互联网金融中清晰的区分哪些是互联网、哪些是金融,二者不可分割,因为互联网金融绕不过金融的本质,也必然会与金融互联网融合,讨论二者之间的差别毫无意义(李耀东等,2014)。 (二)对于互联网金融实质的探讨。从实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呢还是互联网呢,关于这个争论目前学术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互联网,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互联网金融所体现的“开放、协作、平等、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张丞(2014)认为长尾效应是互联网金融的典型特点,互联网金融通过长尾效应服务海量用户并实现了企业的长期规模效应。罗明雄(2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