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十堰第十三中学.DOC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十堰第十三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十堰第十三中学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材分析 从整章内容来看,本节的内容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达成目标 通过以上对课标及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把本节教学的具体目标确定如下: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 2.理解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 3.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 4.理解各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定兴趣,慢慢出现辩证逻辑思维,思维活跃,受定势思维束缚小,由机械记忆逐渐变为以理解记忆为主,另外,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推理其原因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不够强,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河流侵蚀地貌 请大家翻开书本P77,看书P77第一、二部分 (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开始分组做实验。 (师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看到了河谷地貌产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个人观察、组内讨论形成共识,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实验成果﹚。 老师对每一小组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表现得出的结论及推理做出评价。 (师再次播放媒体实验边看边总结)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当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河谷不断地加深和延长,推测它是受到流水的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接着看到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推测它是受到流水的侧蚀作用。 一、河流侵蚀地貌 (一)三种侵蚀作用形式 作用形式 概 念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 蚀 垂直于地面侵蚀 侧 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承转)了解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作用形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河流地貌的成因。 (出示虎跳峡景观图片) 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 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师在长江干流上指出虎跳峡大概位置) (师问)虎跳峡深切峡谷的形成以哪种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生答)(下蚀作用) (出示虎跳峡局部侧面剖面图) (出示溯源侵蚀动画)让学生判断这是何种侵蚀作用为主? (师讲)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出示荆江图) (师在长江干流上指出荆江的位置) (老师解说)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城到湖南城陵矶的别称。 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这里两岸堤坊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450年间,荆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出示探究讨论活动题目1)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什么险? (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因而险。) 2、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 (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学生探究讨论回答,老师做点评,总结)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 [探究活动2] 1、河谷是怎么形成的? (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