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语的历史 三节.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汉语的历史 三节

汉语 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汉民族全体成员服务。 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 第一节 汉语概述 汉语,又称中文、汉文等。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 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 汉语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包括了七大方言 :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 语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广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之一,使用人数将近二十亿。 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 它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性的汉语热急骤升温。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对东亚、东南亚邻邦的语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长期使用过汉字、汉语借词、 朝鲜在15世纪40年代谚文产生以前,曾借用汉语的字、词; 日本自古以来就和我国有交往,大约在三国时代就正式派使节来我国。随着外交往来,汉字东渐,汉语对日语产生了重大影响; 越南从秦代起,就接触了中国的文化。18世纪以前越南的书面语言用的多数是汉字。 朝鲜、日本、越南等的语言中不仅有大量的汉语借词,而且把这种借词作为他们构造新词的基础。现在日语中使用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 二、汉语形成过程中的 文化历史背景 (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中原文化时期→从春秋至秦汉→公元四世纪 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 从春秋到秦汉,被融合的民族成为汉民族组成的一部分。 公元四世纪之后,阿尔泰语在汉语的语法里留下了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 由于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汉字表示的语素具有稳定性,这也使得汉语记载下的汉文化作品具有长期稳定延续性。 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实际是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 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汉语记载下来的汉文化作品具有长期稳定的延续性 汉字在维护国家和文化的统一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 (佛教大盛,佛学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四声”理论的建立 梵文拼音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注音方法上产生了反切 “四声”、拼音 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 翻译佛经 受梵文的影响,我国出现了白话语录文体,到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半文半白的俗文学作品。 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A.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 B.充实了汉语的日常词汇。 C.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 D、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割据和统一,分分合合→社会动荡,人口迁徙 首先,汉民族融合了进入中国北部的异民族成员,这些融入的民族对现代汉语北方化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次,北方汉人的数度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方言,散落到南方的许多区域。 再次,北方阿尔泰语和南方古越语从外部融入了汉语,使汉语内部发生了很大的方言分化。 三、汉语的形成 先秦: 统一的书面语、与口语一致 唐宋以后: “白话”、“官话” 五四运动时期: “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 要求言文一致 新中国成立: 1955年10月 民族共同语 四、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是指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推行把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 白话文运动: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的变革。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书面语和口语脱节(言文分离)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 就是说的是白话, 写的、读的却都是文言。 →要求“言文一致”,革新文言 白话文运动 :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清末 →五四运动前后(很大胜利) 胡 适(1891.12.17—1962.2.240 ) 五四时期,胡适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一次,胡适在北大讲课,有位同学站起来责难道:“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没有的。”那位同学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依旧柔声细气地说:“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