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陀旅游分析
地理位置影响 地理因素在游客结构中发挥主导作用,浙、沪、苏三省市是 主要客源地,合计约占游客总数的3/4:其次是福建。 根据舟山客源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54%来自浙江,23.5% 来自上海,7%来自江苏,15.5%来自其他省份。这表明,舟山在浙江、上海的感知度较高,而在江苏及其其他省份较低。 从舟山的四个区域来看,游客对普陀区的感知度最高,评价也最高,游客游览过的占82.1%,不想再去的仅为9.3%,其他三个区域的市场感知却很低,游客对岱山县和嵊泗县的评价也不高,充分反映出舟山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这三个区域今后旅游发展的艰巨性。 旅游动机与方式 观光旅游仍然是主体,宗教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也占一定的 比重,二商务、会议旅游等则比较薄弱:但以自驾车为代表的自助游有明显加速增长的趋势。康体娱乐和购物消费比重低、停留时间短,游客的人均消费不高。 气候与宗教节日影响 舟山是一个群岛,屹立在海上。旅游的季节性显著,旅游发 展区域不平衡,游客主要集中在普陀山、沈家门、朱家尖、桃花岛等普陀旅游“金山角”地区:其次是定海。 自然地理特征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公里,南距朱家尖岛2.5公里,东濒瀚海。 气候条件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普陀山呈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中部佛顶山最高,海拔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如遨游东海之蛟龙,昂首欲腾。洛迦山西距普陀山5.3公里,呈锐长三角形,南北长约1.05公里,东西宽0.6公里,面积0.36平方公里。岸线长3公里,海拔97.1米。从普陀山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 全山土地总面积19735亩,其中土壤面积19209亩,占97.3%。土体深厚,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使植物根系深扎,呈现郁郁葱葱之风貌。 全山植被以佛顶山为中心,向四周成环状分布,山坡为灌木草本植物,局部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沙丘水滩为兼盐性植物群落,滨海岩壁为海藻群落。 全岛植被面积12972亩,覆盖率70.2%,为浙江省海岛天然植被、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全岛植被可划为10个一级、17个二级和36个三级分类单位。 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风大雾多,雨量充沛,其中春夏季雨量较多,秋季雨量较少,季风明显,秋季多偏北风,春夏多偏南风,7、8、9三个月时有台风。 文化背景 佛教文化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着。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遗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