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无菌保证与工艺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剂的无菌保证与工艺研究

注射剂的无菌保证 与工艺研究 药品管理法与药品生产 2001年2月28日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十条,经修订后明确要求: “药品必须按照(原法规:工艺规程)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生产工艺的源头:药品研发中经工艺研究与验证获得的申报工艺 目 录 一、注射剂的特点 二、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三、注射剂的无菌 四、相关知识简介 五、注射剂的无菌保证 六、总结 一、注射剂的特点 不通过人体固有的保护屏障,直接进入血液 制造过程复杂,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起效快、安全性要求高。 无菌 严格控制热原及杂质 热原反应 : 热原是高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5~107之间,存在于细胞外膜与固体膜之间,当菌体细胞裂解时才能释放出来。 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1h内出现冷颤、高热、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注射液或输液器中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二、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无菌 成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热原 特别是供静脉及脊椎注射的制剂 澄明度 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 安全性 不能引起对组织的刺激性或发生毒性反应,特别是一些非水溶剂及一些附加剂,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实验,以确保安全 渗透压 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pH 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血液pH7.4) 必要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储存期内安全有效 降压物质 有些注射液,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其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确保安全 三、注射剂的无菌 历史的教训: 1970-1975年,美国因输液污染导致败血症400多起,但问题产品全部通过了无菌检查。 2006年,安徽华源的“欣氟”事件:灭菌工艺与无菌检查 无菌检查的局限性 无菌的定义 理论上:无菌=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实际上:我们无法证明产品中没有活微生物存在 无法对整批产品进行100%检验 无菌检验的结果只是一个基于“可能性”的判断 无菌检验用培养基有其局限性 只进行细菌和真菌的检验 对实验结果的判定是基于“是否在培养基中生长” 培养条件(如温度和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是在相对无菌的状态 方法本身是否经过充分验证——05版药典的新要求。 检测结果有无代表性。 抽检,样本数一般为20/批。 样本数、污染率及通过无菌检查(取不到污染样)的概率遵循二项式定律(泊松分布) 计 算 实 例 假设当某批药品的实际染菌率为5%时,如果根据通常取样的数量为20支,则该批药品通过无菌检查的概率 P=(1-q)n=(1-0.05)20 =0.359 即有35.9%的可能性,该批药品将会被判定为无菌。 无菌检查特性数据表 国内企业常见缺陷 未对无菌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未测试培养基的灵敏度 未对每柜灭菌产品进行取样并进行无菌检验 未考虑产品本身的抑菌作用 无菌种分离鉴别的条件 出现阳性结果时的调查不完整 四、相关知识简介 D值(微生物的耐热参数):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一般小于1分钟。 F0值:产品在121℃下的标准灭菌时间。 灭菌率L:某温度下灭菌1分钟所对应的F0值。 Z=10℃时,不同温度下的灭菌率和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湿热灭菌法: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湿热灭菌法通常分为过度杀灭法和残存概率法两种。 过度杀灭法 F0不低于12 适用于热稳定性好的产品 以彻底杀灭任何污染的微生物为实现无菌的手段 无菌保证值不小于6 残存概率法 灭菌过程8≤ F012分钟 适用于热稳定性不很好的产品 通过控制工艺过程的微生物污染和灭菌工艺参数使产品无菌 无菌保证值不小于6 其它湿热灭菌工艺 F0值低于8的灭菌工艺 热稳定性很差的产品 以无菌生产工艺为基础,灭菌是提高无菌保证水平的辅助手段 不计算F0值,污染概率不大于0.1% 除血液制品外,发达国家的大容量注射剂很少采用此类工艺 小容量注射剂也较少采用 SAL (无菌保证水平) :产品经灭菌后微生物残存概率的负对数。 国际上规定,湿热灭菌法的SAL不得低于6。 SAL = F0/D121–lgN0 N0:灭菌前的染菌量 SAL除了和F0 有关,还与染菌量N0及所染菌的耐热参数D121有关。 F0和SAL的关系: F0=8 N0=100 SAL= 8/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