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佚名(北朝乐府).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敕勒歌 佚名(北朝乐府)

敕勒歌 佚名(北朝樂府) ?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語譯: 我們敕勒族就住在陰山下廣大草原,由於草原平坦而遼闊,放眼望去天幕與地平線遠遠地連接在一起,就像個大蒙古包氈帳籠罩在大草原上空。 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絲雲的影子,草原一望無際,當風吹過牧草使牧草低垂時,成群的牛羊就顯露出來了。 一 作者簡介 樂府歌謠產生於漢代,其來源是仿效周代的到各國諸侯國樂習民間詩歌,以便知道民間的疾苦。武帝時設有「樂府」這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採集民間歌謠,製成樂章,在宮中唱誦,作為宮庭的娛樂。後來人們把「樂府」所整理的歌辭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因採自民間,故亦稱為「樂府民歌」。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的時期,北方為外族長期統治,因為政治、地理、風俗各方面的不同,樂府民歌亦形成不同的色彩。南朝樂府大部分形式短小,內容主要是抒情;北朝樂府內容偏重社會生活,風格多爽朗率真。 ? 二、背景資料 公元534年,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46年,東魏權臣高歡帶兵攻打西魏的玉璧,久攻不下,士卒死約一半,高歡本人也中箭臥病。聽到軍心動搖,高歡扶病掙扎起床,親自去各營寨,安定士眾,然後召集全體將領商議軍情。由於高歡的軍隊中有不少是敕勒族人,故他命令大將斛律金唱敕勒族的古老牧歌《敕勒歌》來激勵士氣,高歡也親自和唱。 據說斛律金和高歡等人粗獷悠揚的歌聲從主帥的帷幕傳到軍中各營寨,頓時,士兵都跟齊聲高唱起來。昂揚的歌聲,響徹雲霄。讚美故鄉的歌聲永遠能激勵人心。高歡及時抓住時機,在軍心振奮的時候,率領大軍順利撤退,保存了軍隊的主力。 《敕勒歌》原先是用鮮卑語唱的,後被譯成漢語。 三 、注釋 1.敕勒:少數民族,北朝時居朔州(今山西省北境)一帶。 2.?川:平原。 3.?陰山:山脈名,在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 4.?穹廬: [ 窮盧]。圓頂氈帳篷,猶如今天的蒙古包。 5.?籠蓋:籠罩。 6.?蒼蒼:深青色。 7.?茫茫:遼闊。 8.?見:有兩種讀音,一讀作 [ 建],看見的意思,是主動的詞義;一讀作 [ 現],顯現、顯露的意思,是被動的詞義。 ? 四、賞析重點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草原放牧的生活風貌,表現了北方民族豪邁的氣概。 全詩共七句,長短不一,屬於雜言體。起首兩句大筆勾勒了敕勒族所在的草原的位置,境界開闊。在綿延二千餘里的陰山山脈下,是一片廣闊的平原。第三、四句是站在草原中心向四面極目眺望的景象。由於草原十分平曠,四望無際,感到天像一個極大的蒙古包蓋在原野上。本來「穹廬」只是一個蒙古包,用來描寫天空,似不夠壯闊,但這是北方牧民熟悉的東西,這個比喻就顯得親切自然。而且「籠蓋」一詞形象地寫出了天地極大並在遠處相連的景色,使「天似穹廬」的比喻得以擴張,變得十分準確。 第五、六句,分承三、四兩句,對天與地再次描繪:天色深藍高遠,明淨如洗,草地碧綠遼遠,茫茫無邊。「蒼蒼」、「茫茫」,用了疊字,使形容的程度加深。中間這四句十分傳神地寫出了天地的遼闊,流露出敕勒族人對於家鄉的喜愛和自豪。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畫龍點睛之筆,前六句是大面積的靜景。這一句是局部的動景,一句中連用三個動詞「吹」、「低」、「見」,動態十足,生機勃勃,更襯出整個草原的遼闊、寧靜。 這種蒼蒼茫茫的景象,是北方獨有的自然環境。牛羊放牧,又是北方民族獨有的生活特色。要有這特殊的背景,才能產生風格豪邁,富於地方色彩的詩歌。 五、相關影音欣賞 蒙古族民族歌舞 大帳慶典 Celebration in the Royal Tent 蒙古族宫廷樂曲 馬頭琴合奏 馬頭琴獨奏「蘇和的白馬」 牧羊姑娘 (女子獨舞 新疆舞) 敕勒川兩相歡--大漠胭脂 *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