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称谓礼仪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探析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白银亮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要]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可分为正式称谓礼仪与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称谓礼仪较多地、较重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与身份等级,等级观念较强,这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制历来就强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一点在称谓礼仪上看得最为清楚。本文对中国现代称谓礼仪的成因作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称谓礼仪;正式称谓;非正式称谓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 1 \* GB2 ⑴133 是人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在中国现代社会,见面称呼一个人时,在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非正式场合与正式场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把在下层社会和非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非正式称谓礼仪,把上层社会与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正式称谓礼仪。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别,其实称谓礼仪的使用随具体情况的不同非常灵活,难免有两可的情形。称谓礼仪最能把人与人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反映出来,从中也最能看出人与人在等级与身份上的差别。分述如下: (1)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交际礼仪的非正式个人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称呼名字(不含姓);第二,以“老”、“大”或“小”等字加“姓”称呼对方;第三,以亲属称谓相称;第四,下层群众日常口语中使用的一些固定词语,例如“掌柜的”、 “老头”、“哥儿们”等,含有封建色彩,或格调不雅。第五,如果是复姓,可仅以复姓两字称呼对方。在现代社会,长辈对晚辈或熟悉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可以称呼名字(多为两字,一个字的名,叫起来像昵称)。 朋友、邻居和亲密熟悉的人之间,在非正式场合是以“老”、“小”等字再加上对方的“姓”来称呼对方的,如“老张”、“小王”等。“老”与“小”从字面上看体现的是年龄差别,但暗含着阅历、资历的差别。这种分别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上,年龄和身份一样重要,或者说年龄就是一种身份和阅历。“老某”,含有敬重之意,“小某”含有可爱之意,这是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原则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 在现代中国社会,亲戚之间在非正式场合一般是以亲属关系来称谓的,如表兄、姑妈,等等,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传统上,下层老百姓较重视血缘、亲缘、辈分、年龄、资历等,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老百姓安土重迁,人们的交际范围很有限,大都仅局限于亲朋好友这个圈子,仅限于熟人之间。这个圈子里的人常常不是有血缘关系,就是有亲缘关系,或者兼而有之。我们常说“是灰比土热”、“血浓于水”、反映的就是以血缘为重、以血缘、亲缘关系来对待人的思想,也体现了亲疏贵贱的等级观念;即使都以亲属来称谓,也是分远近等差的,也就有了贵贱之别。例如父亲方面同姓的亲属称为“堂”,意思是同一家的,是本家姓,是由男性亲属延续出去的,有血缘关系,在家谱和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母亲方面或父亲方面由女性亲属延续出去的亲属称为“表”,与自己的姓不同,只是表面的亲戚了,在家谱中是没有任何表亲的,形同外人,所以有“一表三千里”之说。 亲属称谓制度产生很早,早在血缘家族阶段就产生了。恩格斯指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这并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称呼,而是实际上流行的对血缘亲属关系的亲疏异同的观点的表现。” = 2 \* GB2 ⑵24 正因为如此,亲属称谓在原始社会中蕴含着家庭礼仪的功能和作用。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亲属称谓的礼仪功能与作用基本没有变化。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血缘、亲缘观念是一套现成的、无可替代的、行之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框架。以亲属来称谓一个人,实际是交际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宗法血缘、亲缘观念来拉近与交际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以亲属称谓一个人,既是在给交际对象进行角色定位,也是在给主体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它既界定了一个人在特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界定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也界定了一个人应具有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的角色形象,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含义。因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客体,反之亦然。所以在中国以亲属称呼一个人,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也是一次以情感人、以义动人的感情“公关”。对方接受了称呼,就是接受了礼的约束,就得承担一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