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信道知识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信道 信道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道的特性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总特性。 狭义信道: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媒质的总称,是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按传输媒质的不同,狭义信道又可分为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两类。 广义信道:除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 广义信道按照它包含的功能,可以划分为: 调制信道: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从调制和解调的角度来看,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变换装置及传输媒质,不论其过程如何,只不过是对已调信号进行某种变换。 编码信道: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2.2 信道数学模型 一、调制信道 调制信道的共性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即满足叠加原理; 信号通过信道具有一定的迟延时间,而且它还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功率输出(噪声)。 调制信道的模型 对于二对端的信道模型,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应该有 其中, 为输入的已调信号; 为信道总输出波形; 为加性噪声/干扰,且与 相互独立。 表示已调信号通过网络所发生的(时变)线性变换。 若设 ,则有 加性干扰 乘性干扰 通常乘性干扰是一个复杂的函数,包括各种线性畸变、非线性畸变,同时由于信道的迟延特性和损耗特性随时间作随机变化,往往用随机过程来表述。 在分析乘性干扰时,可以把信道粗略分为两大类: 恒参信道: 不随时间变化或基本不变化; 随参信道: 是随机快变化的。 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把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 一般把编码信道则看成是一种数字信道; 编码信道模型可以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可分为有记忆编码信道和无记忆编码信道。 2.3 恒参信道举例 恒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的;架空明线和电缆、中长波地波传播、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人造卫星中继、光导纤维以及光波视距传播等信道是恒参信道。 1、有线电信道及其特性 明线:平行而相互绝缘的架空裸线线路。传输损耗低;易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对外界噪声干扰敏感。 对称电缆: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的传输媒质;导线材料是铝或铜,直径为0.4~1.4mm;为减小各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一对线都拧成扭绞状;由于这些结构上的特点,电缆的传输损耗比明线大得多,但其传输特性比较稳定。 同轴电缆:由同轴的两个导体构成,外导体是一个圆柱形的空管(金属丝网),内导体是金属线(芯线),中间填充着介质;外导体接地,起屏蔽作用,外界噪声很少进入其内部。 2、光纤信道及其基本特性 定义: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媒质、光波为载波的光纤信道 ; 特点:损耗低、频带宽、线径细、重量轻、可弯曲半径小、不怕腐蚀、节省有色金属以及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 组成:光源、光纤线路及光电探测器等三个部分 光源是光载波发生器,广泛应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做光源; 在接收端是一个直接检波式的光探测器,常用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管)来实现光强度的检测; 中继器有两种类型:直接中继器和间接中继器。在数字光纤信道中,为了减小失真以及防止噪声的积累,每隔一定距离需加入再生中继器。 单模光纤:当光纤中只能传输一种光波的模式; 由于光波波长极短,传光特性较好;但是光纤的 芯径极小、截面尺寸小,在制造、耦合和连接上 都比较困难; 多模光纤:光纤中能传输的模式不止一个;多模 光纤的截面尺寸较大,在制造、耦合和连接上都 比单模光纤容易。 光纤信道的技术参数: 损耗(是光纤能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前提); 色散(是指信号的群速度随频率或模式不同而引起的信号失真这种物理现象)。 光纤信道的简化方框图 3、无线电视距中继信道 定义:工作频率在超短波和微波波段时,电磁波基本上沿视线传播,通信距离依靠中继方式延伸的无线电线路;相邻中继站间距离一般在40~50km; 适用场合:长途干线、移动通信网及某些数据收集(如水文、气象数据的测报)系统中; 组成:终端站、中继站及各站间的电波传播路径; 特点:传输容量大、发射功率小、通信稳定可靠,以及和同轴电缆相比,可以节省有色金属等优点。 无线电中继信道的构成 4、卫星中继信道及其基本特性 定义:无线电中继信道的一种特殊形式; 同步通信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上的人造卫星,当它离地面高度为35860km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