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港藏《日书》简札记九则
讀港藏《日書》簡札記九則
(首發)
陸 平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專業碩士研究生)
香港中文大學在港肆歷年收購所得的簡牘,由陳松長整理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一書中刊布,其中歸為《日書》的有109枚漢簡。劉樂賢、晏昌貴、何有祖、劉國勝等先生已經撰文對這部分材料進行了討論。現作者不揣淺陋,對一些《日書》簡的考釋提出一些意見,望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
戊戌不可北。是胃(謂)行百里中有咎,二百里外大咎┗黃神□之。 (港11)
整理者原在“行”下點斷,我們認爲應當與“百里中有咎”連讀,意指出行百里之内有咎。這條出行宜忌在睡虎地和孔家坡《日書》中也有記載,但都沒有説明原因,僅港簡將之與“黃神”相聯係。整理者已指出“黃神”即黃帝之神,為漢代道教用印及鎮墓文習語,可見當時信仰之盛。黃帝被認爲是居中之神。《史記·天官書》:“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黃帝、主德。”張衡《靈憲》曰:“黄神軒轅於中”。宋鮑雲龍認為“天五居十干,中為戊、巳,属土,應天極五星。地六居十二支,中為辰、戌、丑、未,属土,應勾陳六星。在天為辰,在地為土,故張氏以黄神目之。”(《天原發微》卷三上)戊巳及辰戌丑未在天干地支中都是中央屬土,故其相互搭配之日可與居中屬土的黃神相聯係。此簡將出行忌日與“黃神”相關聯,與《日書》文獻中以“赤帝臨日”爲大兇之日類似。
二
癸亥 □日,不可□為也,□□□,不出三月必有喪。 (港12)
“亥”與“日”之間,整理者原釋爲“□□巳”。按:細審圖版,“日”上一字恐非“巳”,其與“亥”間亦無字跡。其抄寫方式與同批60、61、73號簡相同,都是下欄說明神煞和宜忌,上欄分爲四段,依次列出該神煞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干支等:
未,東壁。 四徼:不可為□,日作事不□,□中絕 (港60)
乙 丙丁 四廢、日衝之日,不可入官,為室、囷蓋,復(覆)内及行□ (港61)
婁 虛 是胃(謂)血忌,出血若傷,死。 (港73)
本簡“癸亥”可以讀為“冬三月癸亥”,神煞字跡雖然模糊難識,但可以據“冬三月癸亥”可以推斷為“牝日”。睡虎地甲種《日書·土忌》有如下簡文:
春之乙亥,秋之辛亥,冬之癸亥,是(胃)謂牝日,百事不吉。以起土攻(功),有女喪。(136背)
孔家坡《日書》相關簡雖然殘斷,但仍保留如下簡文:
亥,此牝日,起土功,有女喪。(262)
三
·□復道上□□□乙未 (港13)
原釋文有“甲午”,查圖版該處爲圖形(圖A),非文字。
“上”,原釋“二”,今據圖版(圖B)改釋。
“復道”,整理者釋爲建筑上的“複道”。按:《日書》多有配合圖形計算日期以推測吉兇的內容,“復道”表示重新從某處開始計算。睡虎地《日書》甲種據“艮山圖”計算離日的內容中有“數之而復從上數”(48正叁)的說法,孔家坡《日書》相同的內容寫作“盡,復道上右方數”(141叁-142叁)。
A B
四
北決離,東北執辱,端東逐,東南啓光,端南吉□ (港 33)
港簡“”,整理者原釋為“??”,認為通睡簡“郄《睡虎地秦簡文字編》認為“說文所無”。孔簡相應之字作,釋爲“卻”。按:睡簡字形作,也是“卻”字。裘錫圭先生指出“‘卻’以《說文》‘臄’正篆‘’爲聲旁,後簡化爲‘却’。‘脚’字即從‘卻’聲”。“”上部作“爻”形在秦及漢初是常見的寫法。睡簡《封診式》有作“脚”用的“卻”,寫作(封66),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用作“脚”的從“肉”“”聲的字寫作。《戰國縱橫家書》“約??(卻)軍之日”,寫作,張家山漢簡《蓋廬》“何如而進?何如而卻?”,“適(敵)人來陳(陣),我勿用卻”,均寫作。從“邑”之“郤”與從“卪”之“卻”多相混。《漢書·西域傳》載鄯善國與焉耆國都有卻胡侯,漢印“得降卻胡侯”,“卻”作。傳世古醫書通用“郄,即為早期寫“卻”作形的遺留。港簡“”圖版作,與睡簡左半同形,就是《說文》解為“口上阿也”的“”,通“卻”。
關於“卻”的含義,孔簡整理者認為“意與‘逐’相當。《漢書?爰盎傳》注:‘卻,謂退而卑之也’”。陳炫瑋根據《楚辭·九歎·愍命》“卻騏驥以運轉兮”,認為“卻逐,即遭受退斥且被驅逐”。按:《說文》:“退,卻也”。“卻”意為退卻、擊退的“退”,并無貶退的意思。上引《蓋廬》“卻”用作退卻,“卻胡侯”則用作擊退。“逐”可用作驅逐,如《史記?李斯列傳》:“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馬融《長笛賦》有“放臣逐子”。“卻逐”爲同意連用,表示驅逐。《雲笈七籤》卷一百《軒轅本紀》:“有巨蛇害人,黄帝以雄黄卻逐之。”《日書》“卻逐”,就是指當日如果行往某個方向,就會遭受驅逐。
五
日,以器盛土,置北垣上。 ·此禹之根(艮)山,數上道(港34)
“土”,原釋“之”,今據圖版(圖C)改釋。北方屬水,土能克水,故在北方放土以求吉利。孔家坡《日書》有《五勝》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