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十大经典算法SVM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俗的说:找到一个最宽的直线,将类别分开,超平面为直线的中心线。 类间间隔最大 - 结构风险最小 - 泛化能力强 解释 支持向量所在平面方程 为什么为+1,-1. ai有许多为0 到这个形式以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它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二次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二次的,约束条件是线性的。 到这个形式以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它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二次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二次的,约束条件是线性的。 通过给每一个约束条件加上一个 Lagrange multiplier(拉格朗日乘值),即引入拉格朗日对偶变量α,如此我们便可以通过拉格朗日函数将约束条件融和到目标函数里去 到这个形式以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它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二次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二次的,约束条件是线性的。 到这个形式以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它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二次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二次的,约束条件是线性的。 当某个约束条件不满足时,例如?yi(wTxi+b)1,那么我们显然有?θ(w)=∞(只要令?αi=∞?即可)。而当所有约束条件都满足时,则有?θ(w)=12∥w∥2?,亦即我们最初要最小化的量。因此,在要求约束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最小化?1/2 *∥w∥^? 实际上等价于直接最小化?θ(w)??? ? 原问题 -》 二次凸优化问题(已有很好的体系来解决此类问题) -》 对偶问题(将约束条件加入到目标函数内) -》 SMO优化问题(可以省略) 具体细节见 参考资料 内积 ,为核函数引入奠定基础。 R5空间无法显示,动态图为映射到R3空间的效果。 总结: 1、核函数的价值在于将特征进行从低维到高维的转换,但核函数事先在低维上进行计算,而将实质上的分类效果表现在了高维上,避免了直接在高维空间中的复杂计算。 2、核函数:找到某种方法,它不需要显式的将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新的空间中,而能够在输入空间中直接计算高维空间内积 。它其实是对输入空间向高维空间的一种隐式映射,它不需要显式的给出那个映射,在输入空间就可以计算 ,这就是传说中的核函数方法。 具体细节见 参考资料 具体细节见 参考资料 线性分类 1 线性分类 最优标准:分类间隔 对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T和超平面(w,b),定义超平面(w,b)关于样本点(xi,yi)的函数间隔为 对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T和超平面(w,b),定义超平面(w,b)关于样本点(xi,yi)的几何间隔为 ||w||叫做向量w的范数,WX的p范数为 ||w||p=(X1^p+X2^p+...+Xn^p)^(1/p) 函数间隔和几何间隔的关系? = ? / ||w|| (1) 最优标准:分类间隔 H2与H之间的间隔便是几何间隔。其中H1:wx+b = 1;H2:wx+b = -1; 定义超平面(w,b)关于训练数据集T的函数间隔为超平面(w,b)关于T中所有样本点(xi,yi)的函数间隔之最小值,即 同理 最终问题转化成为求最大?值。(ps:我的理 解 在找到几何间隔?后,就要使H1和H2尽可能 的离H远,这样分类就更有说服力) 在H1和H2上的点就叫做支持向量 H1和H2之间的距离称为间隔,间隔依赖于法向量w,等于2/||w||,H1和H2称为间隔边界 由等式(1),可将问题写为 求最大的? 由于函数间隔?不影响最优化问题的解,这样可以取?=1,由于最大化1/||w||和最小化 1/2* ||w||* ||w||问题是等价的 于是问题便转化成了求 很容易看出当||w||=0的时候就得到了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反映在图中,就是H1与H2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无限大,所有样本点都进入了无法分类的灰色地带 解决方法:加一个约束条件 求最大的? 我们把所有样本点中间隔最小的那一点的间隔定为1,也就意味着集合中的其他点间隔都不会小于1,于是不难得到有不等式:yi[w,xi+b]≥1 (i=1,2,…,l)总成立。 于是上面的问题便转化成了求条件最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 这是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所以一定会存在全局的最优解,但实际求解较为麻烦。 实际的做法:将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拉格朗日求极值的问题。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