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环的循环设计
延边大学第六届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专业:地理科学
参赛人:姜利娜
指导教师:董玉芝
2、2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08级 姜利娜
各位评委您们好!我是理学院地理系的姜利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 1 \* ROMAN I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本节课分为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个板块,共需要五课时,我本节讲的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背景分析
1)说教材分析: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其中大气环流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及“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理论—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
本节难点较多,如: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分析来看: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正处于思维转换阶段,因此空间思维的建构能力还不是很完善,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但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2、学生知识分析来看: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分布这部分内学生刚刚接触到,所以属于重点及难点内容,但联系前几节课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及风的形成因素,因而具备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3、学生动机和兴趣上:本节课内容三圈环流是重点,但运用讲授法学生在理解全球范围内的三圈环流系统就会陷入思维的局限中,因而需要利用活动演示的方法帮助其理解。
3)教师自身分析:
根据MBTI心理类型测试我的性格类型为:ENTJ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理智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和点拨,善于活动的组织和引导,重视质疑问难、讨论和练习等。因此,我的教学风格比较适合本节课运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方式结合活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说课标
课标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最好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两个条件。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两个条件是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情况下。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成因及影响。
绘制出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单圈环流及三圈环流模式图。
绘制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热力环流成因分析迁移到全球的大气环流,学会运用成因来推导、演绎地理现象的方法。
通过三圈环流的活动,明确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通过绘制“全球的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提高读图、绘图能力,并在归纳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过程中,掌握用图来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由热力环流到大气环流的知识迁移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在探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过程中,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形成学科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空间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
针对重、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活动及多媒体分步展示不同条件下的大气环流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其成因。在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