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留区 - 南一书局.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保留区 - 南一书局

第九章 海岸變遷 第一節 海岸地區 第二節 海岸管理與保護 第一節 海岸地區 一、海岸地區的定義 二、海岸地區的重要性 三、海岸變遷 海岸地區的定義 海岸(coast):海濱以上的陸地邊緣部分。 海濱(shore):指的是最高與最低潮線間的區域,也就是海水與陸地的接觸地帶,是海水的邊緣。 海岸地區:海岸從海濱邊緣開始向內陸延伸。 臺灣海岸地區示意圖 臺灣是根據最新的「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以平均高潮線至第一條省道、濱海主要公路或山脊線之陸域,以及平均高潮線往海洋延伸至30公尺等深線(或平均高潮線向海往外推6公里)所涵蓋之海域,取其距離較長者為界,但不超過領海範圍之海域及其海床與底土。 (A) (B) 海岸地區的重要性 1.是生產力很高的地方。 2.對人類生活提供了生產、生態、交通、休憩與教育等重要功能。 3.兼具海陸生態系特色,是一個生態過渡區與環境敏感區,其資源之回復性(restoration)極低。 海岸變遷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 直接且作用較為明顯的外營力:波浪、潮汐與風的侵蝕作用。如沙丘消失、海崖崩落。 比較長時期作用的自然營力: 1.地殼變動:地殼運動造成的陸升。 2.氣候變遷:氣候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 美國東、南海岸海升警示圖 美國環保署具體模擬東、南海岸地區因海水面上升可能淹沒的區域。 人為因素 海岸地區的工程建設:興建港口產生的突堤效應;養殖業造成鄰近地區的地層下陷,以及土壤鹽化。 河川中、上游的工程設施:水庫、攔砂壩等人為工程設施都會阻斷沙源,減少流入海中的輸沙量,因而造成海岸的侵蝕。 人為汙染:核電廠的廢水排放,造成珊瑚等生物的死亡;油輪漏油造成海岸汙染、景觀破壞,以及動植物死亡。 臺灣近年發生的海岸變遷案例 第二節 海岸管理與保護 一、保護海岸的重要性 二、保護海岸的政策與方法 保護海岸的重要性 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的第十七章「海洋篇」,明確指出海洋環境為人類永續發展最珍貴的資產,其整體管理與永續發展是世界各國必須努力合作的方向。 保護海岸的政策與方法 (一)政策與法令 (二)土地利用規劃 (三)變遷偵測 (四)工程技術 (五)政府與民眾的夥伴關係 海岸保護區 海岸保護區的劃設是海岸資源保育的重要手段,透過保護區的設置,可以維持生態系之完整性及生產力,保存遺傳資源之多樣性。 例如:2006年美國布希總統宣布成立「西北夏威夷群島國家保護區」,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海洋生態保護區,長約2,250公里,寬約160公里,面積廣達362,000平方公里。 西北夏威夷群島國家保護區 臺灣地區的海岸保護區系統 國家公園 自然保留區 沿海保護區 2007年行政院核定內政部提出的『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 臺灣國家公園的分布圖 國內有 7 座國家公園,其中,以海岸為主要範圍的有 3 座,分別是墾丁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及金門國家公園。 自然保留區 農業委員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的保護區。 自然保留區:具有代表性的生態體系、獨特地形與地質意義,或具有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研究價值與珍稀動、植物之區域。 規定:屬法定區域,依法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狀態,因此不具一般觀光遊憩功能,非屬學術研究與教育目的者不得進入。 臺灣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目前劃設的19處自然保留區中,有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挖子尾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以及墾丁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等六處屬於海岸保護區。 沿海保護區 行政院根據「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公告北海岸沿海保護區等12處「沿海保護區」,並依其資源特性分為一般保護區及自然保護區。 臺灣沿海保護區的分布圖 土地利用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將土地以土地適宜性分析(land suitability)加以評估,再做適當的分區,並訂定相容的使用方式,再進一步實施管制的措施。 例如:沿海易淹水地區應排除其作為建築用地之使用,以避免洪患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之損失。 變遷偵測 變遷偵測可以讓我們了解海岸資源的變化情況,進而採取適當的管理與保護措施。 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對不同時期的地圖、航照或衛星影像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判釋海岸線的變化情形。 臺灣堡圖(1904)及臺灣地形圖(1921) 臺灣堡圖1904 臺灣地形圖1921 工程技術 適當的海岸保護工程亦可於短期達到保護海岸的目的: 1.修築海堤或護岸、投擲消波塊可以直接阻擋海浪的侵蝕。 2.植栽可以穩定沙灘。 3.人工沙丘可以保護後退的海岸。 高雄茄萣海岸的離岸堤衛星圖 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的護岸 高雄縣梓官鄉蚵子寮的消波塊 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的發展策略 強化公私夥伴關係。 積極鼓勵民眾參與和加強國際合作。 建構海岸管理之夥伴機制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