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说“习以为常”.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习以为常”教学1、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事及理的思路。领会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其对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意义。体会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感悟日常生活的随笔。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领会全文的结构。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事及理的思路。教学难点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通过联想分析论证,进而得出结论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老师)(引申,这句话是谁说的? (学生)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 (老师)对,这句话至今对我们修身养性仍具有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和这句话有关,引入说“习以为常”(附板书)。 二、文章解题这是一篇议论性随笔。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之之义;“杂”,言其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书画品评,无不可写。在写法上,不摆做文章的架势,保持一种随意谈谈的风格;常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或由事而议,或因议而叙,贵在简明,因小见大,有情致和理趣。《说“习以为常”》就是一篇由事而议,夹叙夹议,充满情致和理趣的好文章。? 阅读文章 中国的当今之世,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原先的奶酪,被一双双无形的手暗中移动了。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这样的现实而写的。引导学生咀嚼课文重点段落,组织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所知、所感、所疑。第1段从远处着笔,从大处人手,写企业的盛衰之由,引出“习以为常”之弊。第2段由远而近,说人的身体常因“习以为常”,小病不医,酿成大病。第3段用“由此”一词,为前2段作结,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由此使人觉得这‘习以为常’的陋习,常会招致重大失误。”接着以水煮青蛙的寓言为例,只述不议。第4段对水煮青蛙的寓言加以分析,论证中心论点。第5段进一步分析,由蛙及人,强化对论点的论证。第6段别开生面,由今及古,讲述战国时齐国颜周避免了习以为常,义不官朝廷,全身远祸的故事,表现了颜周高度警惕“习以为常”的智慧,给读者一个成功避免了“习以为常”祸害的榜样,教人如何避免因习以为常而招致失误。全文犹如一智者远远而来,侃侃而谈,由事及理,以事明理。事有现实之事,有寓言故事,有历史轶事,可谓有趣;理则关乎企业兴衰,生命存亡,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由事及理,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4~5段):用寓言故事证明论点,论述“习以为常”之危害。第三部分(6段):用历史轶事告诫人们,要警惕“习以为常”。 四、nì)、安之若素、安步当车、斶(chù) ⑵解释“习以为常”: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近义词: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家常便饭;反义词:大惊小怪、千载难逢、少见多怪。 ⑶中心论点:“习以为常”是一种“陋习”,常会招致重大的失误。 2、发言讨论 ⑴概述《说“习以为常”》大意; ⑵评述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正措施。 五、写作特点1.思维敏锐,小中见大,微处知著。恶习以为常,因其小,因其细,为许多人所忽略,酿成大错而不知。本文作者不然,敏锐的观察,独到的思考,把笔触引入司空见惯的角落,一一搜寻出恶习的弊端和危害。这是首先值得读者琢磨体会的写作上的特点。2.表达从容不迫,行文自然轻松。如上所述,文章娓娓道来,由企业及人身,由事及理,由事实及寓言,由现实及历史。信手拈来,无不当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七、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1~2题。 2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