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
第三节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生命科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本节主要讲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它可以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也为后继学习生物的生长、发育打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分析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培养学生研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难点:1、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横切装片,使学生产生茎结构立体概念。
二、学生分析:
农林班学生是对口升学班,学生总体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而有少部分学生因自身基础较差,主观学习想法不高,因此这节课采用实验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习氛围,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提高能力为主,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提高积极性为主。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双边互相促进活动,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为了更好地化解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本课采用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程序将问题引向深入;通过实验法、观察法,将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学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模型、茎的横切装片了解茎的结构,增强感性认识,并为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法: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将空洞的理论引向实际,学生更容易掌握茎的结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一个认识转折的起点,目的是使师生之间很快地营造一个教与学的课堂气氛。我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设问:逐年生长、加粗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组织学生讨论: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