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doc

哲学基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基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熟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个人成长的几个事例,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提高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难点 ⑴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方法 ⑴运用正反比较的方法讲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对概念以及二者的根本对立与分歧。 ⑵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从唯物主义的发展中,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联系学生实际,讲述为什么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过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多媒体显示)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多媒体显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本课重点。讲解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把第二段的理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说准。至于第一段和第三、四、五段的史料介绍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讲解时可采取概述和重点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段可重点介绍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观点,第4段可重点介绍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介绍不是目的,目的是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多媒体显示) (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气者,理之依也”。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唯物主义观点,解释(4)。)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多媒体显示) (l)“心外无物”;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唯心主义观点。) 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贝克莱等哲学家的生平。) (多媒体显示) 荀子 生卒年月前313-前238籍贯今新绛业绩及主要著作思想家、文学家,著有《荀子》篇发展了先秦的儒家学说,使之从不切实践的形态走了出来。荀子,是儒家的发展,法家的开拓,开创秦朝以法治国的先声。汉以后的“独尊”的儒学,实质是荀学。如此说荀子既是法家的鼻祖,又在儒家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的政治历史实践中影响深远贝克莱 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其空间知觉学说对心理学有重要贡献,影响马赫主义、实证主义,并促进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贝克莱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曾经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和任教,后任该院研究员。他还在北美洲等地进行过传教活动,回国后担任爱尔兰克罗因地区主教。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贝克莱主要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革命后进一步牢固统治的时期。他极力维护宗教,教诲民众内心忠诚,并把自己的哲学论证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提出了存在被感知(esse is percipi)这一著名的哲学论断。亚里士多德生机论心理学思想创始人其心理学思想乃为古希腊心理学思想总汇对欧洲中世纪和近代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机能主义、联想主义和精神分析均可溯源至此。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希腊城奴隶制处于严重危机和濒于危机的时代,也是马其顿王国统一希腊的全盛时代。他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其父是马其顿的御医。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在柏拉图学园学习、研究达20年之久。此后,他到小亚西亚一带讲学,当过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创办吕克昂(Lyceum) 学园。他建树颇丰,著作宏富。其中,〈论灵魂〉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心理学的专著。该书概述了前人心理和行为的观点,并提出了对心理本质和功能的见解,探讨了对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欲望、梦、情绪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看法。此外,他还有《论感觉》、《论记忆》、《论梦》等心理学论著。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中等阶级的政权;在理学上,他宣扬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认为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征,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动摇与原子论和理念论之间,带有调和与折衷的二元论的特点。他一方面正确地把具体事物称为第一实体主张一般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只有通过认识个别才能达到一般。并指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