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

第十三章 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 成 果 名 称 小麦近缘资源发掘及种质创新与利用刘登才、魏育明、伍碧华、兰秀锦、张连全、代寿芬、王际睿、陈国跃、江千涛、刘亚西、郑有良系统评价了小麦族23个物种、16种染色体组类型的材料2725份,发掘出具有重 要育种目标性状的优异种质407份;定位和标记了抗条锈病、抗穗发芽等基因6个和遗 传贡献率大的重要农艺性状QTL位点166个。 从山羊草属、旱麦草属等15个近缘物种中克隆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29个,揭示了这些基因具有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变化、氨基酸重复单元变异、x和y嵌合型等分子结构特征;发现远缘杂交导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编码基因突变的遗传机制。 发现四倍体小麦诱导单倍体杂种未减数配子形成的两种细胞学途径,阐明了单倍体杂种自动加倍的遗传机理,定位了染色体自动加倍新基因QTug.sau-3B利用自动加倍 基因创制出具有 AABBDD、AABBNN、AABBUU、AABBSshSsh、AABBDDSshSsh、 AABBRR、AABBDDRR等7种不同染色体组组成的人工双二倍体,为外源优异基因导 入提供了遗传“桥梁”种质。 利用渗入杂交、染色体工程及分子标记选择等技术,将抗穗发芽的和抗条锈病的和表达的高分子谷蛋白等外源优良基 因导入,创制的新材料为育种提供了重要亲本;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系)16个,其中利 用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外源遗传物质育成的蜀麦969被四川省遴选为小麦主导品种。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9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鉴定或创制的1280份小麦遗传材料已被国内17家单位引进利用。 综上,该项目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在染色体自动加倍基因QTug.sau-3B的发现及其在外源基因转移中的研究利用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马铃薯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关键技术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巴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都大学郑顺林、袁继超、沈学善、刘金丹、孔凡磊、杨世民、韦献雅、屈会娟、何熊、针对马铃脱种薯田间扩繁效率低、成本高、推广难等突出问题,首次系统研究明确了马铃薯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理质量特征、休眠与萌芽及生长发育特性,探明了不同世代脱种薯扩繁的生长发育动态差异和机理,为创新脱种高效扩繁技术奠定了理论础。 、研究明确了脱毒种薯田间生产的块空间分布规律,探明了不同世代脱种扩繁的营养生理特性及其差异,明确了脱毒种扩繁的光能利用特点,为脱毒种薯高效扩繁提供了技术支撑。 创新了脱毒种生理质量调控、增密优配构建高效群体、肥料高效运筹促生长、化学调平衡物质分配的“调、增、促、控”关键技术,分类优化集成了原种和生产种高效扩繁技术规程,扩繁产量提高30%以上,成本降低20%以上。 、2006-2015年累计推广优质脱毒种薯高效扩繁技术67.5,推广应用优质脱毒种薯903.9万亩,累计增收节支72.5亿元。全省脱毒种薯推广应甩率由2006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5年的30%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表论文68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四川省马铃薯地方标准,为四川省马铃总产跃居全国第一提供了重的科技支撑。 该成果理论研与实践应用结合紧密,创新性突出,社会、经济、虫态效益显著,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不同世代脱毒利嚷生长发育特性研宂居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 成 果 名 称 川南退耕还林模式效益评价、筛选与产业化研究四川农业大学、沐川县林业局、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宾市林业局、眉山市林业局、雅安市林业局王景燕、胡红玲、宫渊波、龚伟、涂利华、陈其勇、王自勇、辜云杰、钟林茂、胡庭兴、宋学贵、吴和岭、秦虹、陈丙才、叶明剑系统开展了川南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首次构建了培肥改土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培肥改土效益综合值计算方法;运用隶属函数法建立了土壤抗蚀性综合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土壤碳库和氮库管理指数、肥力综合值、水源涵养综合值、抗蚀性综合值和分形维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基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退耕还林模式筛选综合评价体系,运用隶属函数法建立了退耕还林模式综合值计算方法。具有创新性。 开展了退耕还林模式植物竹类抗寒性研,揭示了不同竹种的抗寒特性。选育出沐川慈竹01号、沐绵1号和沐川苦竹1号等三个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良种。 系统开展了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筛选出花椒林、猕猴桃林、慈竹林、茶树林、绵竹林和苦竹林等退耕还林生态经济型营建模式,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开展了林下种草和林下养鸡模式研,提出了适宜牧草种植的林窗面积和牧草采收方式,阐明了林下养鸡对土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