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税收制度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最适课税论、公平课税论与财政交换论,并称为20世纪三大税制改革理论。 各国政府在制定其税收政策时首先必须考虑和明确的是税收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间的关系却一直是各国经济学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 例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无疑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公平分配,但是它对劳动、投资积极性的提高却存在很大的抑制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作用。? 一、工商税制改革理论简介 (一)、公平课税论 最初起源于亨利?西蒙斯(Simons,1983)的研究成果。西蒙斯的哲学思想根植于古典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 公平课税论下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公平课税论认为,以宽税基、低名义税率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这种见解被20世纪80年代的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税制改革所证实。 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收益原则和课税能力原则 。 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 公平课税论-- 20世纪50-60年代 (1)强调横向公平目标,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去解决;条件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此为横向公平; 条件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此为纵向公平 。 (2)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 (3)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 (4)主张按纳税能力来征税。 2、最近课税论 最适课税论,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首次提出的“牺牲”学说。穆勒(Mill,1817)认为,税收公正要求每个纳税人都要承担同等的牺牲。当代最适课税论认为,税制结构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应最小。 最适课税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站在税制结构的角度而言,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合理征税。企业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兼顾到这些方面利益的税收制度应当是怎样的呢?最适课税论就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的学说。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认为,在政府目标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社会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来实现收入再分配。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效率损失,而且对公平分配也无益。因为,最低收入阶层所获得的免税额或补助额是不变的,高边际税率充其量只是限制了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无助于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最适课税论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支配着税制设计与政策问题的学术讨论。但是,由于最适课税论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和管理条件,故对现实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方案的影响非常小。 最适课税论的主要内容 最适课税论-- 20世纪50-60年代 (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问题 (2)在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3)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适所得课税理论 最适课税论与公平课税论的主要差别至少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公平课税论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而最适课税论则主要强调纵向公平。第二,按照公平课税论,追求公平原则的效率成本是次要的问题;而按照最适课税论,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纳入到一个福利函数中综合考虑,设计出最优的公平一效率组合的税制结构。由于最适课税论在一个标准下把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统一起来,故它能分析累进性或纵向公平与激励或效率之间的取舍对税率结构设计的影响。所以,最适课税论相对于公平课税论表现出来的一个优点是,经济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合理的税率结构。 最适课税论指出:一般而言,所得税易实现公平分配目标但不易促进经济效率;反之,商品税易于促进经济效率但难以实现公平分配,在复合税制情况下,是以所得税还是商品税作为主体税种,即采取何种税制模式,最终取决于效率与公平这两个终极目标的权衡,这个理论称为“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虽然这个理论主要分析的是主体税种的选择问题,但是其所提出的“税制模式选择取决于政府对效率与公平这两个终极目标权衡”的思想却对税收改革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3、财政交换论 财政交换论(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最初起源于魏克塞尔(Wicksell,1896)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Buchanan,1976,pp.17~29;Brennan and Buchanan,1980)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魏克塞尔在他1896年的专题论文《财政理论研究》中,设想了对“公平”税制的设计,这种“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理论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他认为,税收通过政治程序对个人或利益集团进行分配,应当求得国家付给个人的边际效用等于个人因纳税而损失的财富的边际效用 。 换一个角度来说,纳税人根据自己对共用品数量的效用判断和承担相应的税收份额的意愿,在交换中选择最佳的共用品数量和税收份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