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比较关心的一个老话题,许多人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疑惑。本文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灌南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与不足、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做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 统筹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比较关心的一个老话题,早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二五这个新时期还要不要建设?怎么样建设?许多人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疑惑。我想就关于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一、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一)我国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反差,凸显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状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的问题相当突出。从城乡面貌来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虽然也有很大变化,但变化相对较慢。特别是最近的10多年,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对我们欠发达地区全面实现小康就很困难。没有农村的繁荣,就不可能有持久而旺盛的消费需求,城市的繁荣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是一项非常紧迫的现实任务。 (三)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变化,孕育建设新农村的必然性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变革,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明显的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的分化正在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变,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成为直接沟通城乡关系的产业纽带。二是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性明显增强,农民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愿望更加迫切。三是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中就业,变为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与此相适应,农民收入构成也在不断变化,来自非农产业特别是外出务工的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四)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彰显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跨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国家财力有了很大增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灌南新农村建设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我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成就 1.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高效农业园、生态农业园两大农业园区成为产业富民示范区,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一,生猪规模养殖、中高档盆花等产业方兴未艾,高效农业面积超过30万亩,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农业机械化水平全省领先。 2.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 灌河半岛新区探索城乡统筹新模式,行政集中办公区、两相和广场、“三河”风光带等中心城区项目相继建成,三口镇来安集、汤沟镇香韵街、五队乡树德街等中心集镇互动并进,堆沟港镇兴港中心村、长茂镇三兴新村、花园乡周庄村等康居示范村建设特色鲜明,让当地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城镇化水平从25.5%提高到39.2%。“数字城管”向乡镇延伸,新港大道、通榆河北延、220千伏金庄变等基础设施工程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精神文明系列化 首先,通过乡镇党校、农民学校、政策宣传栏等阵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其次,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通过开展“致富能手”、“创业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