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4.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网论文4

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充分发展!一一陈建翔第一章绪论父亲,在家庭中似乎一直是容易被遗忘的一员。小时候,父亲在孩子还未醒时离开了家,在孩子已睡着时才回到家。长大了,孩子离家,与父亲的接触更少了。给孩子打电话的通常是妈妈,而孩子打电话回家,就算是父亲接的,也常常说不上两句话就把电话给了母亲,甚至过年过节的礼物,最先想到的是给母亲买什么,而父亲,却被不小心地忘记了。可是,父亲对我们的影响,却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上的交往与事情的处理、人际上的沟通与交流、朋友上和选择与互助、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一切的一切,都有着父亲的影子。梅格.米克,美国知名儿童临床治疗专家,基于她20年广泛的诊断工作经验和医学方面的深度知识,得出一个应该被众人知道而常常被忽视的答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能改变人生,就像父亲改变了我的人生。你们,男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你的家庭仰望着你给予他们父亲所拥有的品质。”`弗兰兹.卡夫卡,20世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西方公认的现代主义文学鼻祖,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被称为“住在玻璃后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比文学史上任何一位文学家都要来得诡异,令人沉思不透。而自从卡夫卡《致父亲))这封像书一样厚的书信的发表,卡夫卡的成长经历,他的独特心理特点和过程,慢慢为人们所了解。“从小受强制父权的影响,让他经常透露出自闭的恐惧感。这种对他人的恐惧感在他的内心里渐渐转化为抗拒自我,他经常对自我感到焦虑和疑惧,这也是他作品中的存在主义色彩的来源。川卡夫卡常常自我贬损,还无时无刻地想像自己的种种死状,而且每一种死状都凄惨无比。作为孩子,一粉夫卡终其一生都在希望:父亲再多看他一眼,多给他一点支持,只要有一点点温暖就好。无论是我自身对父亲的感觉与体会,还是梅格.米克对父亲在孩子生命中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弗兰兹.卡夫卡由于父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导致的一些异常心理,都让我对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父亲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研究缘起与意义父亲是通过对母亲的情感和经济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作用,这些作用被认为是是外围的、间接的。至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观点仍然被广泛接受。但到了九十年代,不仅越来越多地学者、专家、社会工作者对父亲研究表现出兴趣,而且“父亲的身份、地位和责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议题,父亲研究的社会政策意义也得以不断体现。”21987年,美国联邦政府召开针对儿童的全国性会议,这次会议不公强调了父职的重要性,而且建议改变那些不利于父亲对孩子负责的政策。进入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全力支持父亲研究并强调了父亲研究的社会政策意义,尤其是针对低收入父亲的群体。1995年,美国克林顿总统甚至发布备忘录,“指令联邦机构将父亲研究纳入联邦儿童与家庭研究基金的资助,并着力支持父亲在家庭中积极参与方面的研究;规定所有的执行部门或机构要在他们的方案、政策以及研究中包括针对父亲的部分。”3另外,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的我国妇女拥有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工作时间也渐渐延长,这种情况呼唤着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儿童的教养中来。家庭中母亲角色的慢慢淡出,需要更多地父亲角色的参与和辅助,否则,忙碌的生活势必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或多或少地也会造成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离与挫折。现代妇女工作与家庭两方面的角色产生冲突,给母亲们造成了相当大的角色压力,这样双重压力很容易造成就业母亲无法适当扮演好亲职角色。在这种两难困境下,父亲教养角色的加入显得尤为重要。总之,父亲在家庭教养生活中的相对缺乏与孩子成长迫切需要父亲角色的加入这对矛盾是引发做本研究的根本原因,而希望通过研究来发现父亲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哪些方面有直接而关键的影响,这个美好愿望则是引起本研究的直接原因。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丰富了国内关于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内容之前对婴幼儿依恋关系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着婴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很少涉及到父亲与婴幼儿的依恋。父亲更多地被看作生物繁衍的必要条件,而不会在婴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国外的研究发现,婴儿对个体的依恋程度取决于情境,例如,婴儿伤心或恐惧时最依恋母亲,而在游戏时最依恋父亲。许多婴儿在1岁末都能与父亲形成安全依恋,特别是在父亲能积极地参与抚养活动的情况下。pa明ere(2004)采用“激活关系”(aetivationrelationship)来定义促进孩子面向外部世界的父子依恋关系。因为“依恋”这个词最适用于这种情况:孩子相信父母会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有压力的情景下得到安慰的需要。所

文档评论(0)

vc5gv1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