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局解头面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过海绵窦外侧壁的结构: 自上而下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支(V1) 上颌神经分支(V2) 经过海绵窦内侧壁的结构: 颈内动脉 展神经 滑车神经 动眼神经 颈内动脉 视束 眼神经 上颌神经 展神经 颈内动脉 海绵窦 垂体 海绵窦 垂体 视神经 蝶顶窦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大脑大静脉 基底丛 小脑幕 横窦 直窦 窦汇 外侧壁:III、IV、V1、V2 内侧壁:与垂体相邻 窦腔内:颈内动脉、VI 海绵窦的交通: 2.颅中窝外侧部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其后方有弓状隆起,为鼓室盖。 颈动脉沟、破裂孔、续于颈内动脉管内口。 孔裂多,易骨折。 颈内动脉 分段(侧位) 颈段 岩段 海绵窦段 床突上段 颅中窝(大部分颅底骨折多发生于 颅中窝) 颅中窝中间有蝶鞍,两侧有海绵窦,其中有颈内动脉及Ⅲ、Ⅳ、 Ⅴ、Ⅵ对脑神经。颅中窝骨折:脑脊液眼漏 海绵窦损伤会引起: ①动静脉瘘,眼V瘀血,引起搏动性突眼症。 ②眶上裂综合症:损伤Ⅲ Ⅳ Ⅴ Ⅵ,伤侧眼球固定,上睑下垂,瞳孔散大,额皮肤感觉及角膜反射消失。病变往后发展则伤及上颌N和下颌,表现面部感觉障碍。 ③伤及脑膜中动脉 -出现硬膜外血肿。 ④脑膜撕裂-出现鼻漏、耳漏、面瘫、失听等。 (三) 颅后窝 由蝶骨体、颞骨岩部和枕骨构成。 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 颅后窝损伤: 骨质较厚,偶而发生,轻-无临床症状。 重者--Ⅸ、Ⅹ、Ⅺ、Ⅻ受损伤。 延髓呼吸中枢受伤--抢救不及立即死亡。 小脑幕 tentorium cerebeli 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幕裂孔 小脑幕 幕上腔 幕下腔 大脑镰 小脑幕 硬脑膜及硬脑膜窦(静脉窦)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有: 硬脑膜窦、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 2、硬脑膜窦: 下矢状窦 直窦 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蝶顶窦→海绵窦→岩上窦 岩下窦 (三)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1、通过颅内、外之间的小静脉 2、通过导静脉: 3.通过板障静脉: 额板障静脉、颞深前、后板障静脉、枕板障静脉。 顶导静脉: 通过顶孔;乳突导静脉:通过乳突孔;髁导静脉: 通过髁管;额导静脉:通过盲孔。 * * 1.头颈部静脉(图11-56,57) 浅静脉包括面静脉、颞浅静脉、颈前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包括颅内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 (1)面静脉facial vein:位置表浅。起自内眦静脉angular vein, 在面动脉的后方下行。在下颌角下方跨过颈内、外动脉的表面,下行至舌骨大角附近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并通过面深静脉deep facial vein 与翼静脉丛交通,继而与海绵窦交通。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因此,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等),可导致颅内感染。故将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 * * 1 * * * * * *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为两层硬脑膜间的不规则腔隙。腔隙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形似海绵而得名(图20-4),两侧海绵窦借横支相连。窦腔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支(V1)和上颌神经分支(V2)通过。 海绵窦与周围的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和联系。它前方接受眼静脉,两侧接受大脑中浅静脉,向后外经岩上窦和岩下窦连通横窦、乙状窦或颈内静脉。海绵窦向前借眼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向下经卵圆孔的小静脉与翼静脉丛相通,故面部感染可经上述交通蔓延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和血栓形成,继而累及经过海绵窦的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岩上窦和岩下窦分别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缘,将海绵窦的血液分别导入横窦、乙状窦或颈内静脉。硬脑膜窦还借导静脉与颅外静脉相交通,故头皮感染也可蔓延至颅内。 * 3)腮腺管:由浅部前缘发出,伴行面横血管和面神经颊支。长约5-7cm,在颧弓下1.5cm处,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的腮腺乳头。 位于腮腺表面和实质内。 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3)腮腺淋巴结: (4)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血管 、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 横行:上颌血管、面横血管、 面神经及其分支。 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 脉及耳颞神经。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