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看儒家思想
我看儒家思想
一、人性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而言,人性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思想学说。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全部人生哲学的基础。因此,中国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探讨人生诸问题时,部着力研究人的本性,揭示人的本质。这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优点。
因为只有认识人的本性、本质,才能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的、这种人生才是幸福的、愉快的、完美约。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亦是中国最早提出入性学说的伟大哲学家、教育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总观《论语》,孔子只有这—“处讲‘性”。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栓“的“善”与“恶”的问题。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性相近”是孟子“性善论”的发端;“习相远”是苟子“性恶沦”的发端;又为他的其他后继者留下了引申、发挥的余地。
孟子作为儒学的它要传人.对孔子极为崇敬、推尊,发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发挥了孔子“性相近”的人性思想,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性善论”,并作了具体的论证。所以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膝文公上》)孟子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他的伦理道德学说、人生修养学说和仁政政治学说,故“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尤其是人生哲学的核心、基础。
荀子总结了先秦时期的人性理论,引申了孔子的“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提出了人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便入由恶变善,便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由于人人郡有物质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就决定了人性为恶;由于后天的礼义教化,而使人由恶变善。
人性论是人生沦的一个核心问题,凡是人部生而有性.放以人伦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尤重人性。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众说纷坛的儒家人性理论中,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后,就会发现哲学家们始终是围绕着“善”与“恶”这个中心来展开研究、论争的。其
主旨是说明人性是趋善、向善的,教人做一个为善不为恶的好人.善人。
二、道德
儒家人生论中的道德论,内容极为丰富,思想极为深刻,就其主要思想内容而言,则包括爱人修己,矢志为仁等许多方面。
孔子认为,不爱人者不成其为人,更不能成为仁人。为此,孔子力倡爱人。故“樊迟问仁”,孔于回答是:“爱人。”(《论语·顏渊》)爱人是孔子“仁”的实质和核心,也是其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爱人包括爱一切人,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对所有的人,都施以爱。孔于明确要求学生要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作为一个人、仁人的基本要求是爱众人以亲仁,不如此不为人不可为仁人。
爱人、爱众人、爱百姓,对于当权者来说,尤其重要。孔子告诫官吏们要管理好国家,节用而爱人。勤政治国,信实无伪,节约开支,爱护百姓,用民有时,不违农时,这才其是真正的爱人。因此,孔子强调为政之要则在爱人得人。
“仁”的推广扩大而用于政治,则是行仁政、爱众人。这是为仁者的标准和要务。孝亲、爱人是构成仁人品格的两大基本要素,所以孔子教育弟子要“人则教,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具有这种德行的人,既能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从而使人际关系相互协调,和睦相处,博爱于民,博施济众,推行仁政,反对暴政。
孔子所讲的爱人、爱众。并本是不分是非而去爱一切人,而是有是非善恶标准的爱人,对于有道德的好人、善人则爱之、好之.对于无道德的坏人、恶人则恨之、恶之,这样的人才是仁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
仁者本来爱人,但对那些不仁之人、为恶之人,则不得不恶之,不能不恶之,使其不影响自己、为害他人。所以仁入要得好恶之正,爱恶要分明,这就是仁人“爱仁以德”之义。不能“姑息之爱”,“姑息之爱”则误己误人,故不足取。为此,孔子教育弟子要“好仁”而“恶不仁”,有所为、有所取、有所不为、有所不取。
爱人是儒学的基本内核,一个有道德、有品格、有德行的人、首先必须爱人重人。所以爱人是为人、成人的主要关键和第一要义。爱人必须亲仁爱众,兼善天下,不能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他人死活。
孔子认为,修已成为仁人、君子,既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又要从主观上加
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这就是他律原则与自律原则的结合问题。
简论佛教轮回思想和仪式中的消极面
佛教从魏晋时期由国外传播而来便在中国发展壮大。中国化了的佛教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情人节短信大全 情人祝福短信浓情篇.doc
- 恶臭监测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ppt
- 悦纳诊断新3级.ppt
- 情景模拟题与案例.doc
- 惊弓之鸟 唐茹_.ppt
- 惠之林美誉度调查之.doc
- 想运营网站的朋友看看——网站运营总监必看资料.doc
- 想一想 《同桌的你》_.ppt
- 意蕴深富 2.doc
- 感受温暖,传递幸福.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