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婚礼
* 第二节 结婚的礼仪——婚礼 一、姓氏与婚姻 1.姓是一个氏族特定标志符号 氏是姓的分支,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胙土命氏、封邦建国” 2.同姓不婚 “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认识 3.姓氏合一(秦汉以后) 以国名为氏 如秦、齐、魏、赵、鲁 以封地为氏 如商鞅、东野田 以官名为氏 如王、司马、司空、司徒 以职业为氏 如史、陶、卜 以居住地为氏 如东郭、西门 二、婚姻之义 婚姻是家庭、家族、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传统思想特别重视家族观念,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婚姻之礼,认为: 1.婚姻是人伦之基,礼仪之本? 2.婚姻是稳定家国的法宝 三、娶妻的程序 古代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道程序,称为六礼。核心内容是议定婚姻。 1.纳采和问名 “纳采”,后世称为“提亲”,采是采择、选择的意思,意思是女方家接受男方的选择。 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允诺后,就派使者到女方家致辞,并送上礼物雁。女家若同意,就接受礼物。 纳采礼毕,使者出门,但并不回家,稍后再次进入女家“问名”,即询问姓氏、年庚以及“八字”,避免出现同姓相婚的情况。 2.纳吉? 男家得知女子姓氏和“八字”后,通过占卜、算命来看是否相冲相克, 称“过小帖”或“合八字”。如果得到吉兆,就派使者到女家通报,称为“纳吉”,表示可以成婚。 3.纳征 “纳征”相当于后世的订婚,征是成的意思,双方的婚姻关系由此确定。纳征时致送的聘礼是帛五匹(四丈 ),鹿皮两张。 4.请期 男方家通过占卜选定了婚期,就派使者到女家,请求商量婚期,称为请期。女家主人谦辞说:还是请夫家决定吧。于是使者将卜定的吉日告诉女家。 5.亲迎 (1)“昏”时亲迎 以上仪节在早晨行事,唯独亲迎是在“昏”时,新郎乘坐漆车(漆以黑色之车 )前往女家,随行者分乘两辆副车,从役们手持烛炬,在马前照明开道。 (2)跪拜岳父岳母 新娘的父亲出门迎接,导引入门。上堂后,新郎向岳父岳母行再拜叩首之礼,然后新娘跟随新郎出门,新娘登上迎亲的漆车。 (3)新郎回家等候 新郎驱车前进,车轮转动三圈后,由车夫代替新郎驾车。新郎乘马先回家,再在家门外等候新娘。 周代婚礼服装 汉代婚礼服装 四、成婚之礼 共牢而食:共吃一种食物;三饭告饱:象征性吃三次。表示以后共同生活。 合卺(jǐn)而饮:卺是葫芦,合卺是将葫芦剖成两半,以线连柄,夫妻各执一半而饮,表示夫妻恩爱,共同生活。如同现在的交杯酒。 五、拜见舅姑 次日清晨,新妇用竹篮盛着枣、栗拜见公婆,公婆设食款待新娘及女家人员。 礼毕,公婆从西阶下堂,新娘从东阶下堂,表明新娘从此代替婆婆成为家庭的主妇。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六、古代婚礼的特色 1.媒妁之言 古代议婚一定要通过媒人进行。《诗经·齐风·南山》说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如果男女私定终身,就会耻笑,《孟子·滕文公下》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 2.父母之命 婚礼不仅是个人成家立业的大事,也是家庭传宗接代的大事,所以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同意,充分尊重父母的意愿。所有程序都宗庙举行,表示对祖先的尊重。 3.雁的意义 男方带往女家的见面礼都是雁,因为大雁十分忠贞。 4.昏时成婚 昏时指日没后二刻半,昏时成婚,是上古抢婚习俗的遗留。昏时为阴阳交替之时,取其阴来阳往之义。新婿于昏时来叫“昏”,新娘则因之去叫姻。这就是“婚姻”一词的来历。 5.婚前教育 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必须接受有关“妇顺”的教育,科目有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容色)、妇功(丝麻)等科目,为婚后的生活做准备。 6.男子亲迎 儒家认为,阳动阴静,因此必须由男子亲自上门娶妻。这一思想始终作为婚礼中最重要的仪节而被广泛遵守。即使两国通婚,不能深入到对方国土相迎,也必须到国境上迎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