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白三烯类药物: 通过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而有效控制鼻部和眼部症状,包括普仑司特、孟鲁司特钠和扎鲁司特;另外还有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5-LO抑制剂。适用于治疗AR和哮喘。在控制AR症状方面,白三烯拮抗剂与口服Hl抗组胺药物等效,但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 ARIA 08 将LTRAs定位于治疗AR的二线药物,尤其适用于AR伴随哮喘的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阻断鼻黏膜分泌腺体上的毒蕈碱样受体,主要用于控制流涕症状。 如异丙托溴铵能通过强效抗胆碱作用而控制流涕症状,但对鼻塞或喷嚏无效。 二线用药,适用于以流涕为主要症状的AR患者。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色酮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减少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用于治疗AR和变应性结膜炎。眼用色酮(色甘酸钠和尼多克罗)疗效明显,鼻用色酮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1~2周后出现疗效,且持续时间短; 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也可以作为预防性治疗用于AR症状出现之前; 色酮类药物具有极好的安全性,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妇女。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特异性免疫疗法: 曾认为此法能使机体产生“封闭抗体”以阻抑变应原与IgE的结合。最近研究发现其机制是抑制Th细胞向Th2细胞转化从而减少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 根据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用皮试阳性的变应原浸液制备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从极低浓度开始皮下注射,每周2~3次,逐渐增加剂量和浓度,数周(快速减敏)或数月注射至一定浓度改为维持量。 已证明这种治疗对花粉、尘螨过敏者有良好疗效,主要适用于持续性鼻炎和/或伴有哮喘者,但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不应使用。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ARIA(2001)推荐对变应性鼻炎的阶梯治疗方案如下: 1.轻度间歇性鼻炎:H1受体拮抗剂(口服或鼻内)和/或减充血剂; 2.中-重度间歇性鼻炎:鼻内给予糖皮质激素(2次/d);治疗1周后复查,如需要可加用H1抗组胺药和/或短期内口服糖皮质激素(强地松); 3.轻度持续性鼻炎:H1受体拮抗剂(口服或鼻内)或鼻内低剂量糖皮质激素(1次/d); 4.中-重度持续性鼻炎:鼻内给予糖皮质激素(2次/d),口服H1受体拮抗剂;或在治疗开始短期内口服糖皮质激素。 5.对于持续性鼻炎和/或伴有哮喘,可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轻度 间歇性 轻度 持续性 中-重度 间歇性 中重度 持续性 如有结膜炎则加用:口服H1抗组胺药;或眼内H1抗组胺药;或眼内色酮 免疫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刺激物 局部色酮 鼻内糖皮质激素 口服H1抗组胺药;或鼻用H1抗组胺药;和/或减充血药;或LTRA 按顺序选择: 鼻内糖皮质激素 H1抗组胺药 LTRA 不按顺序选择药物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2008 update) 抗过敏药 一、抗组胺药 作用机制 H1受体阻断药 1.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抑制血管渗出和减少组织水 肿; 2.抑制平滑肌收缩,拮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等平滑肌的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3.其他:抗胆碱、止痛、麻醉。 H2受体阻断药 1.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亢进和血管扩张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速发型过敏反应 2.与H1受体阻断剂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和迟发型过敏反应 全身应用的H1阻断药 特非那定 药理作用 1. 特异外周H1受体强阻断作用 2. 拮抗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3. 无抗胆碱作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临床应用 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不良反应 奎尼丁样作用 心率失常 过敏反应 其他 全身应用的H1阻断药 非索非那定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主要依靠肝肾代谢 【药理作用】 为特菲那定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同特菲那定 作用于细胞因子 显著抑制组胺诱发的风团和潮红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特发性寻麻疹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不良反应】 较特菲那定大为减少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全身应用的H1阻断药 氯雷他定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极少从乳汁中排泄 【药理作用】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有效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 与其活性产物-去羟基乙氧氯雷他定能阻断组胺导致的上皮细胞激活。 【临床应用】各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急慢性寻麻疹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偶可致心脏的病理反应 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及西咪替丁联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全身应用的H1阻断药 阿司咪唑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作用持久 【药理作用】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