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ppt

及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之思 教学建议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比较之因 1、当前,对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微乎其微。 (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性、规范性的作用) 2、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等方面,有内在的联系和承继关系。具有可比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制订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因而作持续的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4、目前中小学各学科在衔接教学方面多进行 了不同层次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两个课程标 准的比较,有利于确定课标衔接点,为我们 进行中小学社会课衔接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 比较之利 1、整体熟悉和把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特别是这两个课程标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我们整体把握基础教育社会课程的教育目标,完整地体味到社会课程教育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追求,优化课堂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有必要了解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也有必要熟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前瞻性。 2、理解、改进、完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使之能够与时俱进,表现出发展性和先进性, 促进“依标施教”的有效开展。 比较之果 性质、理念、思路 (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1)相同点: ⑴宗旨都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促成社会性发展。 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 ⑶它们都以培养公民道德为目标。同时 还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判断力 ⑷开放性和综合性 (2)不同点:层次要求不同 2、基本理念 (1)相同点: ⑴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学会做人。 ⑵它们都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⑶立足点都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⑷基础性。 ⑸二者都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社会感。 (2)不同点: ⑴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⑵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角度不同。 ⑶在授课方式不同。 品社课标比较感性,而史社课标则比较理性。 ⑷理念层次不同。 3、设计思路 (1)相同点: ⑴都体现综合性 ⑵知识建构都以探究现实问题为立足点。 (2)不同点: 《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思路是: 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 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 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 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 《品德与社会课标》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比较之思 (1)建议注重对知识素养的培养。新课程对知识 的要求降低了,导致学生教学后有些基本的知识点都不能有效的掌握。如七年级地理知识,八年级历史知识特别是历史事件的完整呈现。 (2)建议注重历史学科价值的培养。 (3)课程是开放性的,强调社会实践,建议更加注重其实效性,不能流于形式。 比较之果 课程目标 (二)、课程目标比较 1、总目标 (1)相同点 总目标主旨相同:都十分注重培养公民良好的内在德性。史社课标“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品社课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不同点 史社课标强调“过程和方法”,及对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性、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 (二)、课程目标比较 2、分目标 (1)相同点 都提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或技能)。 三维目标的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的。 (2)不同点 ⑴知识角度不同:史社课标从宏观角度展开,品社课标从微观、具体角度叙述。 ⑵能力(技能):史社课标明显比品社课标高。 ⑶史社课标比品社课标多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⑷品社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 第一位,而史社课标则列在第三位。 ⑸三维目标内涵有异。 ⑹目标要求有异。 比较之思 课程目标 (1)在史社课标和品社课程总目标中加入:“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体现时代要求。 (2)史社课标可否把“二、知识与技能;三、过程与方法;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同品社课标归结为“分目标”,使结构更合理,层次更清晰。 (3)史社课标以能力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但技能(能力)目标的要求只有“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一点,分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