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工作简述.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防治水工作简述

永红煤矿3号煤层 主要充水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红煤矿在沁水煤田东南部。矿井位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嘉峰镇南,沁河西侧,其行政区划受沁水县嘉峰镇管辖,属沁水县县营股份制企业。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红煤矿始建于1971年,1981年移交生产。资源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9.3422km2,批准开采3、9、15号煤层,现保有煤炭资源86852 kt,其中3号煤层53716kt,9号煤层3294kt,15号煤层29842kt。现开采3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一、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奥陶系中统灰岩一般埋藏较深,埋深最大为371.10m,最小为361.73m,区内仅有两个孔揭露至峰峰组顶部,最大揭露厚度为4.47m。据邻区资料含水性“上弱下强”的垂直分带规律,可分为上马家沟组、峰峰组两个层段,上马家沟组中、下部局部地段岩溶较发育并富水,峰峰组岩溶裂隙不太发育,含水性较差, 单位涌水量为0.0035~9.01L/s·m。 (2)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砂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在井田内未出露,一般埋藏较深,由数层砂岩裂隙含水层与K2、K3、K4、K5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组成,是太原组15和9号煤层的主要充水来源。由于其间夹有数层泥岩、砂质泥岩,将各个含水层分隔呈层状分布的近似独立的含水层故相互间水力联系微弱。 (3)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组 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内未出露,由中、细粒砂岩构成裂隙含水层组。为3号煤层主要充水来源。 (4)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内主要出露于黄土沟谷中,可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风化带地下水的补给,K10砂岩含水层泉水出露普遍,多在沟谷低洼地段呈下降泉排泄,流量一般较小,为0.008~1.00L/s,埋藏较深处,由于各含水层间由泥岩,砂质泥岩等塑性岩类相隔,使各个含水层独立呈层状,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不能接受大气降水的供给,故富水性差。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产生的塌陷裂隙有可能沟通各个含水层组而成为煤层开采的间接充水水源。 (5)基岩风化带含水层 风化带发育深度因岩性、地形、地貌的差异而不同,最大深度可达100 m以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雨季沟谷中有小泉出露,其富水性受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及地形地貌影响。 (6)第四系松散砂砾岩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沁河河谷,厚3.84~50.55m。以大气降水及侧向基岩裂隙潜水为补给来源,向地表水系河谷中排泄。2)井田内主要隔水层 15号煤层底板至峰峰组顶界,厚度15~19m左右,由泥岩、铝土泥岩等塑性岩层夹砂岩组成,可起隔水作用。 (2)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层间隔水层:位于下石盒子组顶部及上石盒子组中下部,由塑性铝土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等组成。单层厚度二至数十米以上,若无采煤时产生导水裂隙带沟通情况下,可视为3号煤层上的相对隔水层。 (3)石炭系太原组中上部泥岩隔水层 主要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呈层状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阻断了其间的水力联系,是15号煤层顶板以上的主要隔水层。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划分 综上所述,并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中关于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标准,山西省地质水文勘察院2011年4月份编制并评审备案的《永红煤矿水文地质报告》把该矿3号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类型。多年以来的采掘活动也充分证明:在永红井田的三、五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为简单。 三、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水文地质因素 现阶段,在永红煤矿井田3号煤层范围内主要充水来源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内未出露,由中、细粒砂岩构成裂隙含水层组。由于煤层上覆含水层富水性不强,补给条件较差,顶板和井筒渗水量均不大,一般不会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多年来的防治水工作实践充分证明:本井田开采3号煤层,在井田中部、东南部、北部都已形成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矿井多年开采,未出现采空突水现象,针对采空积水,目前,矿方在有可能积水的采空区附近,均进行了打钻孔排水,随着采空区范围的扩大,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进行井下采掘活动前,应编制专门的疏放水措施对现有老窑、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 四、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1)井下开拓巷道均沿煤层布置,并尽量减少对煤层底板的破坏。 2主水泵房通道内设置了密闭门,万一井下发生突水时主排水泵井下配备了小水泵,用以排除巷道积水,确保良好的劳动环境。 1)在各类巷道低洼处设小型排水泵,排除积水,其它防治水措施: 1)在矿井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水文勘探工作,建立完善的井下水文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研究,进一步摸清水文地质条件,切实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及其规律,为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治。 2)生产中对保安煤柱的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