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生命—体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

课题名称生命—体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生命—体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EHA070259 课题类别:教育部青年专项 课题资助经费:1.00万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2011年3月 课题负责人:闫守轩 辽宁师范大学 主要成员:王茂、李伟言、桓铁军、孙彬、王卓、孙林 研究总报告 生命—体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命化教学:历史、理论与建构》 说明:本课题“生命—体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足于当下我国学校教育中技术化模式及学生生命的异化与失落,探讨“关怀生命”这一时代教育主题与价值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展开,依循观念的澄明——历史的追寻——理论的阐释——方法论意义上的建构的理路,以体验教学作为实现教学的生命关怀的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形态,为教学实践的生命化改造提供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在课题研究的开题会上,杨启亮教授、冯建军教授等专家建议,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增加一部分以阐明“生命化教学”的内涵与理念,以“生命化教学”统领课题研究思路与主旨。 在深入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为“生命—体验教学”的表述有些狭窄和不太明晰,未能充分体现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生命化教学”更能体现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在中期检查中,这一调整得到了傅维利教授等专家的一致支持与认同。 故此,在研究中以“生命化教学”核心概念统领整个课题主旨,以“生命化教学:历史、理论与建构”为思路展显课题研究成果,在课题成果表述上略有变更或调整。 一、简介部分 1.序言(简要阐明 研究背景、已有研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近代以来,诸神隐退,希腊思想的隐匿和哲学的兴起,导致了自然和生命意义的遗忘,这是现代人不可逃脱的历史命运。人被抽象为思维主体,世界被理解成思维主体的客体对象,人把自己的“生活世界”变成了计算、征服和利用的对象。技术模式支配了一切。人通过变成主体而使得人自己在本质上成为一个“意欲的创造之君”,并以技术的方式按照“意欲”去构成世界,同时也把生命的本质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技术—制造模式”的现代文化造成了人之生命自然的失落。 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一种通过“教育科学”精心设计的、教育的科层管理细致安排的特殊的塑造机制,成为理性地处理人性的技术,教育在理性的主导下变成了对人的规训。现代教育运用教育场所的设计、教育话语的选择、教育知识的供给与评价等霸权,以普遍理性或道德、政治外在地钳制着人的心灵进而身体,这就是现代规训的教育。规训的教育虽然教给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为人们装备上征服自然的知识和能力,但却把人的生命囚禁在铁笼之中,剪断了自然生命和精神舒展的翅膀,无法走向自我实现与超越之途。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人们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认,对应试教育中人之生命被遗忘与压制的深刻体察与警醒,回到教育的原点,关照人之生命的教育——生命化教育进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式的新理解和界定。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生命化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是教育本然的价值追求和存在形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是生命化教育的核心表达和最高追求。 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在学习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把教育、教学活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之中,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导引下,教育、教学活动成了一个“无人”的教材知识的授受过程,在此理论与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生命体验无探讨的可能与空间。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中有关学生主体地位、非智力因素的讨论,90年代以来的有关教育与生活、交往、对话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试图突破传统认识论框架,走向关注学生生命活力与体验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1997年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叶先生有感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而发出的呐喊,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界都引发了较大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揭开了我国教育研究中关注学生生命及其体验的序幕。 近年来,有关“教育与生命”的研究可谓成为一种流行话语,甚至成了一种时尚,形成了一种教育研究的生命转向。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界对教育实践中无视、规训生命之问题的深刻体察,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研究中的不成熟、甚至随波逐流。 综括起来讲,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第一,教育内容层面的“生命化”教育研究,即生命教育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为应对吸毒、暴力、自杀、他杀及残害异类生命等社会问题,生命教育在西方国家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