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1)甲上山打猎,发现一猎物,同时发现仇人在猎物附近,遂开枪以打猎的名义将仇人打死。 (2)假设甲发现猎物附近有一陌生人,该人离猎物较近,甲知道自己枪法不行,如果开枪有可能将人打死,但打猎心切,开枪打猎,结果将人打死。 (3)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有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有一定距离,甲平时枪法很好,觉得开枪不会打到人,遂开枪,结果将人打死。 (4)假设猎物附近有人,甲却没有发现,开枪打猎后将人打死。 问题: 上述四个案例中甲所犯罪行的危害性大小是否相同?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观方面: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是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 二、内容 三、犯罪主观方面是可以认识的 (1)主观方面具有存在的客观性; (2)主观方面通过犯罪行为得以外化; (3)不能以被告人承认与否作为认定的标准。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概念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统一 区分犯罪故意和生活意义上的故意。 区分犯罪故意和故意犯罪。 1、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理解: 1)明知是对行为性质、后果的认识 2)认识不包括对行为违法性的认识 2、意志因素: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特征比较 间接故意没有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希望”即“追求”,行为人积极促成结果发生 “放任”即“听之任之” “无所谓” “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 结果的最终发生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放任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就是不作为。 但什么都不做对结果的心理态度并不都是“放任”,也可以是希望。 因此,两者不能画等号。 案例:保姆故意不救助面临危险的幼儿 间接故意主要发生的情形: (1)行为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某甲上山打猎,发现猎物旁边有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较近,甲知道自己枪法不行,如果开枪有可能将人打死,但打猎心切,开枪打猎,结果将人打死。如果没有打到人,还构成犯罪吗? 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区分犯罪过失和过失犯罪 2、过失犯罪必须出现危害结果 3、过失有两种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 特征: (1)认识因素: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应当预见,包括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 判断是否有预见能力的标准:以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行为时的具体条件为根据,以一般人的认识水平为参考。 “应当预见”案例 1、鹿衣鹿帽案 2、汽车压过雨布案 过于自信的过失 特征 (1)认识因素: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即行为人过高估计了有利因素,过低估计了不利因素。 “轻信”必须有根据,如果“轻信”没有实际根据;或者有,但对防止危害结果的产生没有意义或者意义很小的,应当以间接故意处理。 第四节 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 一、概念 意外事件: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损害。 不可抗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损害。 二、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在都没有预见结果会发生的情况下: 意外事件:结果不能预见 疏忽大意的过失:结果能预见 三、不可抗力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在都预见到结果会发生的情况下: 不可抗力:结果不能避免 过于自信过失:结果能够避免 分析主观方面两步走: 第一步:看认识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