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言 犯罪行为是罪过心理的客观反映,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反对脱离罪过心理的客观归罪。在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因此,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 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与犯罪的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 。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概念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注意故意犯罪与犯罪故意的联系与区别。 (2)希望主义 又称为意欲主义,认为故意的成立不仅要认识构成要件的事实,而且须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显然,这种观点强调的是意志因素的作用,但将意志因素仅仅归结为希望,过于狭窄,缩小了故意的范围,今已非通说。 (3)容认主义 容认主义是对希望主义的一种修正,故而又称为折衷主义,它在承认认识因素是故意的心理基础的前提下,认为故意的内容并不一定以希望为条件,只要行为人容认结果发生,即可以构成。容认主义较希望主义扩大了故意的犯罪,今为通说。 我国关于犯罪故意的规定也表明采用了容认主义。 08司考题 单选 4.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06司考题 单选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第三节 犯罪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 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上,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而犯罪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到但实际上没有预见,或者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犯罪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而犯罪过失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态度,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三)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过失犯罪的主观依据在于:行为人本来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并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对社会利益和社会大众的安危采取了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3.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第四节 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概念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 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 的原因所引起的。 07司考题 单选 14.张某和赵某长期一起赌博。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属于意外事件 案例 乔某与吴某曾在一间工厂工作数年,可谓“患难”之交。一日乔某得知吴某在背地里将他在工厂工作时偷窃工厂木材的秘密告知了别人,心里异常气愤,便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吴某家中。正好吴某一人在家,乔某便持刀将吴某堵在其家卧室门内,并称“你这不够义气的家伙,我饶不了你!”吴某见乔在气头上,生怕自己受害便打开卧室的窗户(吴某家在6楼),想沿窗边的下水管道滑下楼去暂避一时,谁知因年久该管道断裂将吴某摔下楼去,当场死亡。 问:乔某对吴某的死亡是否刑事责任,为什么? 分析 (1)乔某对吴某的死亡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2)乔某没有预见也不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吴某摔下楼死亡;?(3)乔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癖马案 癖马案是刑法史上一个经典案例,标志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