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1-2 光的吸收定律 §11-3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11-4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光的波粒二象性 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 二、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电子跃迁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11-2 光的吸收定律 吸光度与透光度的关系 三、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的讨论: 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 例:某有色溶液在2.00cm吸收池中,测得T=50%,若改用1cm的吸收池,其T和A各为多少? 解:先求有色溶液在2.00cm吸收池中吸光度A, A=-lgT=-lg50%=0.30 由于吸光度与液层厚度成正比,可求得厚度为1cm 时吸光度, b=1cm, A=0.30/2.00×1.00=0.15 T=10-0.15=7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 §11-3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仪器实物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参比液的选择 §11-4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本章作业 p273的5,6,9,11共四大题。 * *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 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 对光 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光的电磁波性质 ? ?射线 x射线 紫外光 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 可 见 光 一、光的基本性质 波动性 粒子性 λν E 光的折射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光电效应 E:光子的能量(J, 焦耳) ν :光子的频率(Hz, 赫兹) λ:光子的波长(nm) c:光速(2.9979X1010cm.s-1) h:plank常数(6.6256×10-34 J.s ) 单色光 复合光 光的互补 单一波长的光 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 若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光为互补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互补。 蓝 黄 紫红 绿 紫 黄绿 绿蓝 橙 红 蓝绿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完全吸收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光谱示意 表观现象示意 复合光 物质对光的吸收满足条件 S2 S1 S0 S3 E2 E0 E1 E3 h? 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基础。 例: A物质 B 物质 同理,得: 1 ev = 1.6?10-19 J. 一、透光度 Transmittance 透光度定义: T 取值为0.0 % ~ 100.0 % 全部吸收 T = 0.0 % 全部透射 T = 100.0 % 入射光 I0 透射光 It 结论:溶液的透光度越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越小;相反,透光度越小,表示它对光的吸收越大。 二、吸光度 A 吸光度定义: 入射光 I0 透射光 It 实践证明,溶液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max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度A值。 ①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②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③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④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异,在λ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最大。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此特性可作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⑤在λmax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 四、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 A∝b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 A∝ c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 A= εb c 式中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mol·L-1; ε:摩尔吸光系数,单位L·mol-1·cm-1; 与所用入射光的波长及物质的本性有关。 或: A=a b c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