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82)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般分为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使用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如何使用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手法的效果(意境或感情)。 ;抒 情 手 法;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例句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句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例句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例句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例句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文天祥为国献身的决心和英雄气概。;;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三大类: (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即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3)借事抒情,即借事件来抒发感情或讽喻时事。 (用典,借古讽今,叙事抒情);(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内容比较复杂,加上概念界定标准不统一,表述不一致,所以众说纷纭。希望同学们不要纠结一些不很规范的答案,多多参考高考真题及大考试题。我们在答题时可以统一为借景抒情,或依据下面的分析从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选择组合运用。;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中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木,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凄清。 ?借此描写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请简析此诗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蝉饮清露、居高声远的独特感受,说明自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清高的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3)借事抒情 用典:借用典故(古人、古事、古文P43等)来抒发感情, 讽刺时事? 借古讽今:叙述描写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 叙事抒情:叙事诗,写当时的某些事件来抒情。如:《兵车行》《卖炭翁》。;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中的“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引用这两个典故,是对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和对将士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说一说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技巧。 ?借古讽今、对比。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现在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并以此告诫当朝统治者。 ;课堂练习 1、《课时作业》P280:第1题第2问。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中华第一考》P36:第1题。 ?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休闲之情。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