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中译本比较研究.docVIP

改写理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中译本比较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写理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中译本比较研究

改写理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摘要:改写理论表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快乐王子》作为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童话之一,其译本见证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本文将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比较1909年周作人的译本以及巴金1948年的译本,试析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改写理论;《快乐王子》;译本比较 《快乐王子》是奥斯卡表性的当属周作人和巴金的译本,由于产生的年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这两种译本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改写理论 勒菲弗尔指出,“翻译既是改写,在改写过程中,身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的程度的加工或者调整,以使其与改写者所处的社会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这也就是说译本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所服务的”[1]。由此可见,《快乐王子》不同译本间的差异是与其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 二、不同时期的译本 (一)1909年周作人译本 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大批有志青年看清了国家封建腐朽的统治,纷纷投入到了留学的热潮之中,寄希望于“西学东渐”。1906年,周作人追随兄长鲁迅赶赴日本留学,希望能够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学作品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2]。如鲁迅所说,“我和周作人在日本学习的时候意识到,文学有改变人们思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功用,这就是我们介绍外国文学的原因”[3]。《域外小说集》就在这样的期冀下产生了 周译本《安乐王子》就是《域外小说集》的开篇之作。《快乐王子》创作于英国社会的转型期,王尔德“欲以远离生活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以前所未有的理想方式来处理现实问题”[4]。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周作人把这篇作品放在《域外小说集》之首的原因了。在谈及王尔德童话的时候,他曾经引用过亨特生的评价,“空想的童话,中间贯穿着敏感而美的社会的哀怜,恰如几幅锦绣镶嵌的织物,用一条深红的线坚固地缀成一帖”[5]。可见,周作人翻译这篇童话的目的在于改变当时晚清统治下“社会的哀怨”,以文学救国 此外,1908年前后,周氏兄弟曾定期前往东京听章太炎先生讲解《说文解字》,这使得周作人深受章太炎先生讲学中复古精神的影响。当时,复古情绪在日本留学生界中极为盛行,这种强烈的复古情绪一来是对西方列强和满清专制的反抗,二来是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此,当时中国文人多选择以古典的文学形式来传播新的文化。产生于此时的《安乐王子》译本也一改原著清新的文字风格,使用了古奥的文言文 (二)1948年巴金译本 巴金于1942年翻译《快乐王子》,1948年出版。翻译期间,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国民逐步觉醒,开始接受新文化,社会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步提高,所以巴金的翻译开始显示出对儿童的关心。然而,译本出版时,抗日战争虽已取得胜利,蒋介石政府随即发动内战,人们再次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因此,巴金的翻译不得不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对于巴金来说,儿童文学的翻译是改革旧社会的武器……巴金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了王尔德的童话而不是戏剧,因为这些童话更能反映出当时人民的遭遇和统治者的贪婪”[6] 巴译本与周译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语言。首先,随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开展,白话文已经基本普及。同时,中国学者们开始了对儿童文学的探索之路,大量优秀外国文学被引进,其目的是让孩子认清现实,健康成长。所以,巴金并没有像周一样完全把译本当做一种思想武器,而是展示出对儿童的关心,使用了大量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想象与诗意 三.译本实例比较 原文:And now that I am dead they have set me up here so high that I can see all the ugliness and all the misery of my city,and though my heart is made of lead yet I cannot choose but weep. 周译:逮死后,众置我高居是间,吾遂得见人世忧患。虽吾心为铅,不能无动,舍涕泣外,无他道矣 巴译:我死了,他们就把我放在这儿,而且立得这么高,让我看得见我这个城市的一切丑恶和穷苦,我的心虽然是铅做的,我也忍不住哭了 这是快乐王子讲述其亲眼所见百姓苦难时说的一段话。除上文提到的语言形式上的区别外,周作人、巴金二人在如何翻译“misery”一词时产生了明显分歧。“misery”一词词义宽泛,周作人将其翻译为“忧患”,巴金译作“穷苦”,二者都是可以接受的 周将“misery”一词译为“忧患”,源于孟子一句话,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当时内忧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