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果性看还原方法论困境与出路.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因果性看还原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从因果性看还原方法论的困境与出路   内容提要 笛卡尔和牛顿提出了还原方法论。还原方法论的成功运用,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在还原分析的过程中,由于还原方法论消解了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因果关系,而在两个方面陷入了困境,即由系统内部因素变动所引发的还原困境和在系统外部因素作用下而造成的还原困境。面对困境,只有还原之后的系统重构才是出路。而重构之路有三条,即自下而上的重构、自上而下的重构以及始于中间状态的重构 关键词 还原方法论 因果关系 系统重构 〔中图分类号〕B026.5;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1-0016-07 一、还原方法论的提出与运用 还原方法论,是指将事物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然后把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方法。还原方法论的精髓在于对事物进行还原分析。最早对还原方法论进行考察的是笛卡尔,他提出了演绎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将我所考察的每一个困难,都按要求分成尽可能多的小块,以更好地解决之。”[法]勒内2012年,第14页。牛顿发展了笛卡尔的方法论,指出“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采用综合的方法”,[美]赛耶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2页。牛顿运用这一“分析-综合”方法成功建立起了牛顿力学体系。牛顿力学凭借其强大的解释和预言能力,使得牛顿力学体系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典范,以至于后来的许多科学家都试图通过同样的方式,以力学理论来解释和统一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包括后来的声学、光学、电磁学以及热力学等等,就连牛顿本人当时也还“期望其余的自然现象能由力学上的原理用同类的论证导出”。[英]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赵振江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7页。还原方法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经过高层次向低层次的不断还原,进一步发展至微观领域,发现了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催生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物理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粒子物理学等,分析方法在这些领域得到了成功运用 还原方法论通过“把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再按逻辑顺序进行安排”这一研究思路[美]弗里乔夫――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卫飒英、李四南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1页。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巨大进步,近代科学几乎所有重大科学成果的发现都应归功于还原方法论。然而,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且往往呈现为复杂的系统形态,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把各个部分孤立起来进行研究――最后将这些部分加总综合的方法,就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属性、行为和规律。恰恰是还原分析方法使我们丧失了对于这些真实属性、行为和规律的把握,因为它破坏了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各种因果关系 二、还原方法论的困境分析 在还原分析的过程中,事物的哪些因果结构被消解了?或者说,系统之中存在哪些因果关系?下文将从因果关系方面,对还原方法论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某一系统的状态(以及行为、性质、功能等)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所谓系统的内部环境,是指系统的组分、组分间的关系、结构及组织状况等。系统状态是由这些内生变量决定的,系统状态的实现以及状态间的变换,可以通过调控这些变量而达到。系统的外部环境,即环境因素,反映了环境对系统行为状态的影响。通常,系统的环境因素较之系统内部因素变化缓慢,但对系统状态的实现和改变有着重要影响 1.由系统内部因素变动所引发的还原困境 现代因果理论主要有两种形式――条件因果和作用因果。在条件因方面,休谟提出了事物的三个条件因:时空的邻接性、时间的先行性以及原因与结果的恒常结合。马奇(J.L.Mackie)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条件因,提出了INUS条件,即原因是事件的不必要但充分的条件中的一个不充分但必要的部分。马奇的INUS条件因,被认为能够很恰当地表述上向因果关系、下向因果关系以及同层因果关系。Harre,R. and Madden,E.H., Causal Powers: A Theory of Natural Necessity,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5,p.86.在作用因方面,赫勒(R.Harre)和马顿( E.H.Madden)对因果力作了清楚的定义,即“x 对 A 具有因果力,表示在适当条件下,借助于内部固有的性质,x ( 将会)/ ( 能够) 造成 A。”张华夏:《突现与因果》,《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如阿司匹林具有消炎的因果力,汽油具有燃烧的因果力。借助现代因果理论,可以对还原前后存在于系统内的因果关系状况进行讨论 (1)层次间的上向因果关系与下向因果关系 在系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