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动植物学_蕨类植物的概述与分类.pptx

观赏动植物学_蕨类植物的概述与分类.pptx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赏动植物学_蕨类植物的概述与分类要点

蕨类植物的概述与分类 第一节 蕨类植物概述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有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不同于其他高等植物。 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产生维管组织,是植物由水生向陆地进化的一个重要变化。 第一节 蕨类植物概述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 通常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多年生草本,仅少数为一年生草本。 1 根:通常为不定根,着生于根状茎上。少数无根(如松叶蕨)。 不定根 根茎 2 茎:常为根状茎,其茎上有各种鳞片或毛茸。少数为地上茎,只有桫椤为木本。 茎内维管系统形成各式中柱 1 原生中柱 2星状中柱 3 编织中柱 4 外韧维管中柱 5 具节中柱 6 双韧管状中柱 7网状中柱 8真正中柱 9 散状中柱 3 叶: 小型叶—由茎的表皮突起所形成的,无叶柄、叶 隙,仅有单一叶脉。 大型叶—由茎枝扁化而形成的,具有叶柄并有分 枝状叶脉。 营养叶(不育叶) —仅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孢子的叶。 孢子叶(能育叶) —指能产生孢子囊的叶。 同型叶(一型)—营养叶和孢子叶形态完全相同。 异型叶(二型)—营养叶和孢子叶形明显不同。 大型叶幼时拳卷 4 孢子囊:小型叶蕨类的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的近轴面叶腋或叶子基部, 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称为孢子叶穗(sporoph-yll spike)或称孢子叶球 (strobilus)。 较进化真蕨类孢子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 往往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 称为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sorus)。 一个放大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的形状及着生位置  不同演化过程的蕨类,其孢子囊的形状和结构也不相同。原始种类的孢子囊壁是多层细胞,无环带。较进步的种类,孢子囊壁薄,仅一层细胞,有环带。环带的着生位置,在演化过程中是由顶生、横生、斜生至纵列的方向发展,所以比较高等的真蕨目植物的孢子囊的环带是纵行的。 5 孢子: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 称为孢子同型(isospory),孢子有大小之分, 称孢子异型(heterospory),即有大孢子和小孢子之分。如水生蕨类和卷柏属等。 产生大孢子的囊状结构称大孢子囊,产生小孢子的囊状结构称小孢子囊。 同型或异型孢子在形态上均可分二类: 一类是肾形, 单裂缝, 二侧对称的两面型孢子; 一类是圆形或钝三角形, 三裂缝, 辐射对称的四面型孢子。 孢子的周壁通常具有不同的突起和纹饰。有的孢子具弹丝。 (二)配子体 配子体远较孢子体小,绝大多数种类为腹背性叶状体,心脏形,绿色,有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在腹面,受精仍离不开水。 1978年, 我国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将蕨类植物门分为五个亚门, 即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石松亚门(Lycophytina)、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水韭亚门(Isoephytina) 和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 1.石松亚门(Lycophytina):茎直立或匍匐,小型叶,轮生、螺旋、交互对生,宿存,孢子囊单生于叶腋。 2.水韭亚门(Isoephytina):茎为块状,条形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凹穴中,孢子异形。 3.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无根,具根状茎、气生茎,叶鳞片状,2-3个孢子囊聚生,孢子同形。 4.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或叫木贼亚门):具根状茎、气生茎,茎具明显的节,叶轮生成鞘状,孢子囊生于胞囊柄上。 5.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大型叶,茎多为根状茎,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边缘、背面或特化的孢子叶上,聚成各种形状的孢子囊群。配子体多为背腹性的叶状体。 一、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最原始,孢子体无真根,二叉分枝状茎,原生维管柱,单叶,孢子囊多生于叶基,2或3个聚生成1个二室或三室孢子囊。本亚科植物绝大多数已绝迹,现存仅1科2属(松叶蕨属Psilotum、梅溪蕨属Tmesipteris ),X=13。 1、松叶兰科Psilotaceae 松叶蕨Psilotum nudum (L.) Griseb. 松叶蕨 Psilotum nudum (L.) Griseb. 全草能祛风湿, 舒筋活血, 化瘀。   松叶蕨孢子体分根状茎和气生枝,根状茎棕褐色,生于腐植土或岩缝中,也有附生在树皮上。无真根,仅有假根,体内有共生的内生菌丝。气生枝多次叉状分枝,基部棕红色,上部绿色能营光合作用,主枝有纵脊3—5条,小枝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