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设及布置基础xbl.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线束设及布置基础xbl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40 ℃) 时间:s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S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S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40 ℃)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S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X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VX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EX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AEX线缆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熔断器的熔断时间和电流 4、与融断器匹配的电缆长度的计算 以快速融断器为例,在线束短路时,为了让融断器快速断开,线束 的短路电流应大于融断器在其工作温度下额定电流的200%(慢熔断 器为500%)。所以要求融断器匹配的电缆的电阻小于等于熔断器容 许的电阻。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公式为:r线≤ 12V —————— I熔断器×200% 线束长度:L= r线 —— r r= r20{1+0.00393(T1-20)} I融断器= I23{1-(T1-23)0.15%} 注释: r线 为与融断器匹配电缆的容许阻值(单位:m?) L 为与融断器匹配的电缆的长度(单位:米) r20 为20℃时的电缆导体电阻(单位: m?) I融断器 为熔断器在T1温度下的额定电流(单位:A) T1 为熔断器工作环境温度 ×1000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例 熔断器10A(工作温度40度) 电缆AVS 0.5mm(工作温度40度) r= r20{1+0.00393(T1-20)} r= 32.7m?{1+0.00393(40-20 ) r= 32.7m? ×1.0786 r= 35.27022m? I融断器=I23{1-(T1-23)0.15%} I融断器= 10A{1-17×0.15%) I融断器= 10A×97.45% I融断器=9.745A r线≤ —————— I熔断器×200% ×1000 12V r线≤615.7m? —— r r线 L= ——------- 35.27022m? L= ≤615.7m? L≤17.45m * 1 2 3 4 5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熔断器和连接电缆(环境温度在40 ℃时AV和AVS电缆) 方 额定电流 界面面积(mm2) 过流 容许电缆电阻 类型 刃型熔断器 大电流熔断器 * 1.3汽车线束与融断器的匹配计算 熔断器和连接电缆(环境温度在80℃时AVX电缆) 方 额定电流 界面面积(mm2) 过流 容许电缆电阻 类型 刃型熔断器 大电流熔断器 * 1.4 线束起火分析 起火原因基本由以下几种引起: 1、线束的阻值大于融断器的容许的阻值,在电缆短路时因电流小于融断 器的200%,所以融断器不能立刻断开,导致电缆发热起火。 2、电缆的绝缘层破损,与车架虚接,使熔断器与线束虚接点之间的阻值 大于融断器的容许电阻,因融断器不能立刻断开,导致电缆发热起火。 3、设计错误,使电缆长期处于过载状态。 4、使用了劣质熔断器,在规定的电流下不能立刻断开。 5、用电器内部短路,因电流小于熔断器的断开电流,所以导致用电器起 火。 * 1.4 线束起火分析 * 2.1 线束布置基本要求 1、线束走向的注意事项 a、线束应沿着车身的边,槽,梁等部位走线,以避免线束承受压力。 b、为了降低线束的长度,尽量选择H型布线。 c、在线束过锐边或过孔时应注意保护。 d、布线时尽量避开或远离热源。 f、确保与运动件之间留有安全距离 g、车身外部插接件应注意防尘防水。 h、对于线径d小于等于35mm的线束,线束内圆角半径r应大于d。 当线径d大于35mm时,线束内圆角半径r应大于1.2d。 i、不允许出现大于300mm的隔空布线。 j、插接件尽量避免垂直布置,以防尘防水。 k、线束布置应避开燃油管路。 l、门线束的孔位要低于车身侧的孔位,以免液沿着线束流进车身内部。 * 2.1 线束布置基本要求 2、线束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修 a、所有线束的插接件应布置在手可以触及的位置,或简单拆卸 一些车身件后,可以触及插接件。 b、对于只能用一只手插拔的插接件,另一端插接件应固定在车身上。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