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1.pptVIP

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1.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研究所运用的方法 家庭婚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家庭、婚姻变迁的作用机制 家庭、婚姻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家庭与婚姻的关系 婚姻 婚姻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任何婚姻都包含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1)婚姻关系的缔结和成立;(2)婚姻关系的维持;(3)婚姻关系的解除或消亡。任何一种表现出来的个人或群体的婚姻行为,必然从属于这三个阶段中的某一阶段。 婚姻的本质特诊是规范性。有了规范性,婚姻才有了社会文化的意义;有了规范性,某种婚姻行为才产生了行为模式,具有广泛的同一性。众多的婚姻行为模式相沿相习,经世代沉积,变成一种文化模式。 二、婚姻 现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外出打工经历的青年,因为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思想意识的改变,自由恋爱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部分则是留守乡间的青年,有的是劳动致富后受到姑娘家青睐,说亲的自然找上门来:有的则通过了父母朋友亲戚或者媒人等的帮助(当然也不乏自由恋爱的),但一般他们的婚姻最终都要通过本人同意才能决定,大多数还要经过一定的恋爱过程。 婚姻风俗 (一)初婚年龄 (二)订婚 (三)结婚仪式 (四)婚配范围 亚婚姻文化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农村的重大社会变革,如同它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变迁一样,它也会导致农村婚姻的变迁。在某种意义上,亚婚姻文化模式的差别反应出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所以当社会发生重大变迁史,亚婚姻文化模式的差别往往能反映出不同地区社会变迁的不同程度 婚姻文化模式变迁 结婚消费 从农村家庭的结婚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结婚消费的范围界定为缔结婚姻的消费、婚礼的消费与建设婚后小家庭的消费三个部分。 农村结婚消费具有浓厚的社会(亚)文化特征,结婚消费的构成、消费的投向、各类消费的比例又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结婚消费的变化是一定社会婚姻文化模式变迁的重要标志。 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 作者简介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7年,1981-1984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副主任。他致力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是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六五”与“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主要成员之一。 主要作品:《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合著) 《改革以来中国在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合著)《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与婚姻(总报告)》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鉴于中国农村家庭与婚姻之研究的实际状况,本书所研究的是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大社会变迁与农村家庭和婚姻的变化相联系,对家庭功能、家庭结构与规模、家庭关系与家庭角色模式以及婚姻关系的缔结与维持、婚姻观念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调查研究全国除西北之外的五个大区,来认识与把握中国城乡的家庭与婚姻的这种变迁的现状与实质。 本书的研究方向 跨文化研究 比较文化研究: 1、横断面的研究(同一时间点下的不同地区的研究) 2、纵贯研究(同一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情况) 社会发展是一种宏观的社会系统的变动。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有所不同,发展是有目标、有方向的,它包含人们的价值判断;但变迁则不一定完全符合人们的期望。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社会发展看做社会变迁,但不能反过来把社会变迁看做是这会发展。这是考察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个前提。 什么是社会发展?什么是社会变迁?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的实质,是集体向农民家庭转让土地使用权。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土地仍是公有的,只是把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开来,由过去集体经营改为家庭联产承包。 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农民从集体经济下吃“大锅饭”的劳动者和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过去是集体与社会交换劳动和劳动成果,现在是农民自己与社会交换。)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可以看成两步: 第一步,变动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取得生产经营与分配自主权,开始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业生产又成了农村家庭的主业。 第二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尚无可能发展乡镇企业的地区,专业户和兼业户大量出现,以及纯营农业户和纯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向城市流动的农民数量日趋增加。 马克思指出:“再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它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1)家庭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