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贵族女性服装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通过服饰可以透视出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19世纪80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一书问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研究队伍日益扩大,成果不断涌现,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服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既有对服饰的起源、发展、变化、沿革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考证研究,又有以服饰为基点,从文化理论史学理论、美学理论、科学技术、文字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等角度对服饰进行的多方面阐述和论证,从而体现出了服饰文化跨学科的特点。 本文拟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概述中原地区贵族女性服饰的沿革。 远古至先秦:文明初绽,朴拙之美 古代服饰远古与近古区别很大,与今天相比更是大相径庭。从考古挖掘出来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骨针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缝制衣服。最早缝制的衣服应该是“裳”,因为那时人们只穿裳。树叶和兽皮是当时缝制裳的主要原材料,大约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葛麻织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距今6000年前的植织物残片证),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及探索经验的积累,我们的祖先们才慢慢学会了用纺帛织布。据说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术的人是黄帝之妻“嫘祖”,她植桑养蚕、缫丝、织绢、制衣。 狭义的“衣”专指上衣,与“裳”对举。如《诗经·邶风·绿衣》所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这里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据《汉服系统知识大纲(第一版)》载:“上衣下裳制”乃华夏民族最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最迟在国家形成后,就已超过驱寒护身的功能,成为“身之表”,即身份地位的表征和象征。《易·系辞上》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的“衣裳”就是指“中原—汉”民族上衣下裳的基本性质,这种衣裳制一直沿用到清末的汉族妇女服饰中。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代,男性穿裙子,而女子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商代服饰,上身为“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及膝;下身着“裳”,常长至足踝,腰部束一条宽边要带,腹间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用来遮蔽膝盖,又叫“蔽膝”。商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的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至讲究雅致与礼仪的周代,人们才开始将下裳两片布合成圆筒,类似现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为雅观。春秋战国时期,上衣下裳干脆合在一起,这即为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看起来颇有点连衣裙的味道。战国时期的人们注重女性面部形象,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占了上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观体现在着装上的表现就是衣瘦袖窄(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贵妇直裾单衣)。 先秦时女子的曲裾(我国古代深衣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先秦至汉代),通体紧窄,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分宽窄两式,袖口多镶边,衣领部分颇具特色,常用交领,领口低开,以便露出里衣。 中国的刺绣在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从早期出土的纺织品中,常可见到刺绣品。沈从文在《蜀中锦》一文中说:“春秋战国以来,锦出陈留。薄质罗纨和精美刺绣出齐鲁。”湖北省江陵出土战国晚期丝织品龙凤虎纹绣罗禅衣以精细的绣工,多种彩色丝绣出蟠龙飞凤,描绘出凤鸣虎啸的神奇画面,构图巧妙,彩色华丽,展示出我国在战国时期刺绣工艺的高度成就。 两汉:玉阙琼楼,汉宫秋月 汉代服装形制与春秋战国及秦朝曲裾大致相同:三重衣、下摆曳地、呈鱼尾状、袖阔、腰收得很细,充分显示出女子曼妙的身姿。深衣在汉代时期从曲裾发展到了直裾,与传统的上衣下裳相比,这种深衣穿着简便,而且更加适体。所以在汉代,它是王侯贵族女子惯穿的家居礼服,亦为部分男人所穿用。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绛红纱印彩续衽直裾绵深衣,衣长130厘米,交领、右衽、胡袖、直裾,袖与下摆均镶大幅的宽缘,这件衣服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宽大的续衽,即衣襟。自腋下镶于下裾部位,直通与下摆平齐,好像是右衽的继续,故名:“续衽”。这种续衽宽边直裾式深衣,是西汉流行款式,但保持了以前直裾的形式,与“曲裾”形式相对应。 上襦下裙早在战国就出现了,及至汉代由于深衣普遍流行,穿这种式样的女子日渐稀少。这个时期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及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我国古代女子常见的一种服装式样,自战国一直持续到清,前后跨越两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变化不一定,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最初样式。 魏晋南北朝:动荡岁月,闺阁幽怨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