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

第 五 章 审美形态论(表现形态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中和之美与玄虚之美) 第二节 西方现代基本审美形态 (荒诞) 我们在欣赏北京的故宫时感到的是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面对着西方高耸的哥特式大教堂我们感到的却是体现着神人合一的信仰与超越之美;读《唐·吉柯德》我们常常会为主人公的奇特的行为忍俊不禁,读《红楼梦》我们则为“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而感到悲哀凄凉;面对着安格尔的《泉》我们感到的是一种恬静的优美,而面对着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我们感到的是怪异与丑;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让人感受到人物内在一种不可压制的激情与力量就要爆发的悲壮与崇高,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则让人感受一种无法理喻没有意义的荒诞……审美现象是千姿百态,为了更好地从理论上把握它们,人们把审美现象归结为诸如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一些大的审美类型或审美范畴。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 中和之美与玄虚之美)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杆,儒道互补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指出:     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庄子 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 地在塑造中国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 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表面上看,儒家和道家是离异而对立的,一 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 互相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 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 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意念。 一、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的产生与特点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的。首先是它的天道观。“天道有常”,儒家主张天地不言而有大美,并把天道伦理化了(所谓天理)。《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们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和谐的乐曲,宋儒高唱“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隹兴与人同。”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次,中和之美的产生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有关系。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为人处事要恪守礼法,要适中合度,止于至善,这样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中庸之道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作为审美范畴的中和之美,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第一、情理上讲究适中合度。孔子论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乐记》认为,最好的音乐不是隆盛的音乐,先王作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放纵人们的情欲,而是要使之平和,从而去维护政治和道德秩序的;《诗大序》也要求诗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有利于人伦教化;中和之美,重情,好重理,强调文学艺术在思想情感上要做到情理(礼)的合一交融,认为只有这样才有益于社会的秩序与群体的谐和。《  第二、形式上讲究多样统一。《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中和之美是一种讲究多样统一的美。它讲究把杂多的因素而调变为和谐。由于中和之美在内容上讲究情理的适中合度,因此中和之美的多样统一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多样统一,西方美学谈多样性统一更强调把各种相互斗争矛盾的因素统一起来,从而产生出和谐,如西方交响曲中的多样性统一,而中国的中和之美是排斥西方交响曲中常有的狂放、激越、悲惨、哀痛等情感的表现,仍是以情理交融的平和为其审美上的特色的。 第三、在审美的境界上追求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天”具有“宇宙自然”、“天子”、“天理”等多种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各有不同。《乐记》讲:“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也者,天地之和也”。这里的“天地”可以指本然的天地,也可以指宗法制度;这里的“乐”可以指艺术作品,也可以指人的本体之乐。“天人合一”这是儒家追求的形而上境界,也是中和之美的极致,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玄妙之美  张法在谈道家美学时有一段话也很精辟:“道家美学同样以士人与朝庭关系和民间关系为背景的,但它的中心与儒家相反……它随时可能退出朝庭回到乡村。但它回到的乡村不是隶属于朝庭的乡村,而是属于自然天道的乡村。因此道家美学虽然与儒家的孔颜乐处有相迭交的一面,但是其内在的思想根据和外在的审美意味是不一样的。儒家的孔颜乐处始终有礼的内在律令,道家的超越礼法的天道才使人有了真正与审美情韵相一致的超然物外的‘消遥游’。”玄妙之美正是体现道家文化精神的一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