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春秋末期,经孔子整理删订,共收诗311篇,其中6篇为有题目而无文词的“笙诗”,实际收录诗歌305篇,举其成数,故又称《诗三百》。到汉代时,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才称作《诗经》,并沿袭至今。《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含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用的是周朝王畿的乐调,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多采庙堂祭祀舞曲,含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这些乐歌题材十分广泛,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风貌及各地的风俗习尚,洋溢着浓厚的乡土风韵、人伦情感、人本意识,具有“美刺”的社会功能,奠定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其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诗歌史的辉煌开端。
〔集评〕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发诸性情,谐于律吕。故曰“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 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韩、毛)四家之目。(〔唐〕皎然《诗式》“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 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悯)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尤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宋〕朱熹《诗集传序》) 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国风》、《小雅》为刺者多,《大雅》则美多而刺少,岂其本原固有不同者欤?夫先王之世,君臣上下有如一体。故君上有令德令誉,则臣下相与诗歌以美之。非贡谀也,实爱其君有是令德令誉而欣豫之情发于不容已也。或于颂美之中,时寓规谏,忠爱之至也。其流风遗韵,结于士君子之心,而形为风俗,故遇昏主乱政,而欲救之,则一托之于诗。《序》曰:“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然则刺诗之作,亦何往而非忠爱之所流播乎?是故非有爱君之心,则天保既醉,只为奉上之谀词。诚有爱君之心,则虽《国风》之刺奔刺乱,无所不刺,亦犹人子孰谏父母而涕泣随之也。(〔清〕程廷祚《诗论》十三)
?
卫风·伯兮
〔汇评〕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毛诗序》) 《伯兮》,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一章二章赋也,三章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汉〕申培《诗说》) 范氏曰:“居而相离则思,期而不至则忧,此人之情也。文王之遣戍役,周公之劳归士,皆叙其室家之情、男女之思以闵(悯)之,故其民悦而忘死。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是以能成天下之务。兵者,毒民于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故圣王重之。如不得已而行,则告以归期,念其勤劳,哀伤惨怛,不啻在己。是以治世之诗,则言其君上闵(悯)恤之情;乱世之诗,则录其室家怨思之苦,以为人情不出乎此也。”(〔宋〕朱熹《诗集传》卷三)〔赏析〕 《伯兮》一诗以一位在家独居的妻子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从军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内容、意境及表现手法对后世闺怨诗的创作有深远影响。 诗一开篇就以“伯兮”唤起,可见妻子对丈夫爱之深与思之切。接下来就以自豪的口吻从英武与善战两个角度夸耀丈夫,既显示妻子对丈夫爱的深挚,又说明妻子以国事为重的心志,诗以此为基调,自然高昂而不低沉了。 由于对丈夫由衷地敬佩,所以妻子的这种爱就愈加深厚,思念之情也就愈加强烈。从第二章开始,便以思夫之苦来表现其爱之深。诗首先从最富女性特征处着笔,来展示其心灵世界。梳妆,这几乎是女性展示自己女性美的一种天性,然而自从丈夫出征后,妻子苦苦思念,无心再去梳洗打扮,整天蓬头垢面,对爱的痴迷专注情状作了绝妙的描述。 如果说前二章用了“赋”的直叙方法,第三章开头二句便改用了比兴的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