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水利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钟祥水利志.doc

钟祥钟祥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平原西北角,介于大洪山与荆山东南麓之间,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包括水面),其中:山区1020平方公里,丘陵2111平方公里,平原1357平方公里。汉江从北至南贯穿境内,分县域为河东、河西两片。境内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1992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钟祥市。县城郢中镇位于东经112°35′,北纬30°10′30″,西滨汉江。郢中在西汉设郢县后,常为历代州府郡县治所,素有荆楚名城之美称。 钟祥地质属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中段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汉江盆地北边交接地带,地层出露比较齐全,除缺侏儒系外,由震旦、寒武到第四系,分别从东西两边山区向中部平原呈对称出露。东、西北山区,其最高点为随州、钟祥交界之斋公岩,黄海高程1051米。中南部为平原,最低高程为旧口舒家台32米。县境地势多样复杂。 汉江从钟祥与宜城分界地易家湖沟入钟祥境内,至沙洋桥出境,年过境客水量482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水道长144公里,蜿蜒曲折,多迎流顶冲和回流沙滩。洪水到来时,奔流呼啸,左冲右突。两岸平原,土质松散,彼崩此淤,河岸不断变迁,堤线极不稳定。 县境内入汉江的支流,主要有河西的蛮河、浰河、竹皮河,河东的丰乐河、直河等。 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30.8~2114.3小时之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值为469.34千焦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9,蒸发量1188.4毫米。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最高的1980年1654.3毫米,最低的1966年降水567.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961.6毫米,东部1026毫米,南部1079毫米,西部878毫米,北部923毫米,东南部平原区降水较多,西北部丘陵山区降雨较少。 钟祥地下水,从北向南,从山丘向平原,逐渐递增。平原区地下水设计开采储量11.2亿立方米每年。山丘区碳酸盐溶水6000万立方米每年。出露明泉59眼(包括地热11处),其中柳门口、白水岩的清泉、长滩的天然矿泉水和长寿汤林温泉及客店汤池是境内最大的明泉。 钟祥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合理,山丘区降水和地下水贫乏,平原湖区降水、地下水和客水丰富,形成了山丘“旱包子”,平原“水袋子”,加之汉江洪水泛滥,水、旱、洪、涝灾害连年交替出现,有时一年出现几种灾害。1952年先涝后旱;1953年山丘区大旱,平原湖区大涝;1954年平原湖区大洪大涝。钟祥始终未能跳出水、旱、洪、涝灾害的圈子。 钟祥治水活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李皋筹钱开井以便人饮。南宋郢州守孙庭坚修筑汉堤未成。后代继守张孝增续之,长百里,以御水患。明兴献王发银筑汉堤40里,以防水患。蒋妃拨银修千工垱,灌田千余亩。安陆府城南20里有五龙堰(现九里乡赵庙村)。清道光四年修铜狮口闸(丁家闸),灌田数千亩。咸丰八年,知府邢高魁详请设卡抽提船厘,作疏河修堤之用,汉堤所溃各口一律修复。民国10年,王家营堤溃,南京政府特任督办李开侁督修。民国24年汉堤溃18处,汉北平原死人约8万,惨绝人寰。民间流传:“钟祥倒了狮子口,水里死尸手拉手,十六州县连安陆,到处菩萨打鼓泅”。1937年汉堤退挽为遥堤,从此汉北平原才未再受汉水淹没的危害。 汉堤退挽为遥堤,放弃了近200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和几万人口于遥堤之外,后来尽成了芦苇泽国——大柴湖、南湖。 大柴湖、南湖连同县内汉江两岸湖沼共有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不包括皇庄、丰乐两堤内的土地)、20多万人口无堤防保护,历来为汉江洪水泛区。山丘稻田多,私人塘堰水少,一遇干旱,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统计,1949年钟祥县共有堰垱约四万口,堤防四条,圬工涵洞五处,闸坝引水渠三条,水利设施极为欠缺,水旱灾害未能控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国县志》记载,1448~1948年的500年间,全县共发生大旱灾68次,发生水灾89次,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大的旱灾或水灾。水旱灾害历来是钟祥人民的心腹之忧。 建国后,钟祥县水利局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指导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治水的精神,采取“统一安排,综合治理,互相协作,民办公助”等基本方式,领导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从建国46年(1950~1995年)的水利建设历史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7年)为水利建设起步阶段 这期间,县水利局和旧口堤防管理段相继成立。每年冬春,对遥干、民堤普遍进行加培翻修,填塘固基。对崩岸险段,由传统的节点控制,转向线段护砌,并新筑了小河、中直、大集等堤垸。对农田水利,依靠群众,互助换工,整修堰垱沟渠。1952年大旱后按照省水利局提出的“沿河修筑土心石皮坝拦水灌溉”的意见,自1953年春勘测并兴建了全省当时最大的石门水库以及螺丝垱、榨屋河、周家冲等12座小型水库,还在客店修建了全省最早的夏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