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2页19单狭缝绕射.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充2页19单狭缝绕射

亮紋亮度為何不同? d. 繞涉角 e. 中央亮紋寬為一般亮紋寬的兩倍 258頁 5-6 在單狹縫的繞射實驗中,以波長為630 nm的平行紅色光照射寬度為0.100 mm的狹縫,光屏和狹縫之間的距離為2.00 m,試求第一暗紋的位置和中央亮帶的寬度為何? * 物理光學 義大利人格里馬迪(Francesco Maria Grimaldi, 1618 - 1663)在利用如圖5-1的實驗裝置,三個光屏互相平行,光屏A和光屏B分別挖有小孔a和 b,強光從最上面入射,光屏C上有一部分會被照亮。格里馬迪利用兩開口的大小及各光屏的距離,計算出光屏C上照亮區域c的大小。他發現實際上光屏C上被照亮的範圍較計算所得要大些 光的性質 1. 牛頓微粒說 牛頓認為光是由許多微小的彈性粒子所組成 a. 反射 光在物體表面的反射,便是光粒子和表面產生彈性碰撞 b. 折射 2. 海更士波動說 楊格雙狹縫干涉証明了光的波動性 1850年法國人菲左(Armand Hippolyte Louis Fizeau,1819 - 1896)和傅科(Léon Foucault, 1819 - 1868)分別獨立地在地面上精確測出光在空氣中和水中的傳播速率。他們發現光在水中的速率比在空氣中小,因此否定了牛頓的微粒說 楊格 (光的干涉) 菲涅耳 (光的繞射) 3. 馬士威爾波動說 光既為波動,那光波的介質為何,科學家認為有一種稱為以太的介質,光藉以太來傳播而馬士威爾認為光是由電場和磁場所組成的 且建立了完整的數學理論,由於電場、磁場的傳播不須介質,因此馬士威爾認為以太不存在,1886年邁克生利用邁克生干涉証明了以太不存在。 4. 愛因斯坦光子說 愛因斯坦的光說說和牛頓的完全不同,因為在近代物理的實驗(光電效應)中,用波動說無法解釋,只能用粒子說解釋,因此愛因斯場認為光具有波動和粒子的二元性。 光的干涉 1. 同調光 兩光源之頻率與振幅均相同, 而且兩光的相角差固定,此稱 為同調光 2. 光程差 3. 完全破壞性干涉 4. 完全建設性干涉 雙狹縫干涉 2. 雙狹縫干涉條紋 a. 光程差 作楊氏實驗時,所用的單色光波長為 640 nm,兩狹縫的間隔為0.080 cm,光屏與狹縫的距離為 0.80 m,求(1) 相鄰兩暗紋中線的距離。(2) 第二暗紋的中線位置。 250頁 5-4 某人作楊氏雙狹縫實驗時,使用厚度為 0.10 mm的雙刃刀片,將兩片刀子夾緊,在以蠟燭燻黑過的玻璃片上,劃下雙狹縫,以單色光源照此雙狹縫,發現距離 1.0 m外的光屏上的干涉條紋中,相鄰兩暗線的距離為 0.40 cm,求入射光的波長。 265頁 14 在「楊氏干涉實驗」中,兩狹縫的間隔為 0.50 mm,光屏與狹縫的距離為 2.00 m,以波長為600 nm 的可見光垂直狹縫照射,若光屏上P點為第二亮紋中線上的點,則(1) P點到兩狹縫的路程差是多少? (2) P點與兩狹縫之間中點連線與中央線所成的角為 θ,求 sinθ。 265頁 15 光的干涉其它特別情況 200頁 10 在楊氏雙狹縫干涉實驗中,以雷射光垂直照射雙狹縫,結果在置放於遠處的光屏上,產生亮暗相間條紋,兩相鄰亮紋之間的距離相等。如果將入射的雷射光斜向照射雙狹縫(入射角為θ0),如圖5-25所示,則: (1) 位於光屏中央的條紋如何變化?  (2) 兩相鄰亮紋之間距如何變化? 200頁 11 在雙狹縫干涉實驗中,如圖5-26所示,若入射雷射光的方向與屏的方向均保持不變,但將狹縫轉動θ角,結果其相鄰亮紋的間距放大為1.25倍,則θ為何? 將兩強度相同,波長分別為 4000 埃(紫光)及 6000 埃(橙光)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到一相距為 0.01 公分的雙狹縫,在狹縫正後方 100 公分處有一光屏,則下述現象,哪些可在光屏上發生? (A)干涉條紋均為紫、橙均勻相間的條紋 (B)干涉條紋約每 1.2 公分有由紫、橙兩光混合而成較明亮的條紋 (C)橙光第一條亮帶中央位置正是紫光第二條暗紋的位置 (D)橙光第二條暗紋的位置正是紫光第三條亮帶中央位置 (E)因兩混合光波長不成整數比,故看不見任何干涉條紋。 補充2頁16 (C)橙光第一條亮帶中央位置正是紫光第二條暗紋的位置 (B)干涉條紋約每 1.2 公分有由紫、橙兩光混合而成較明亮的條紋 (D)橙光第二條暗紋的位置正是紫光第三條亮帶中央位置 (E)因兩混合光波長不成整數比,故看不見任何干涉條紋。 楊氏雙狹縫干涉實驗中,如果將雙狹縫中之一狹縫以折射率為 1.2 之玻璃板遮住,而另一狹縫以折射率為 1.6 的玻璃板遮住,其中兩玻璃板的厚度相同。原來未蓋上玻璃片時之中央亮帶的位置為蓋上玻璃板之後的第 3 亮帶所占有,假設λ=560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