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训六典型塑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实训六 典型塑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实训名称: 实训六 典型塑件的注塑模具设计 实训编号: 215331_06 实训目的: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完成注塑模具设计,掌握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实训课时: 14课时 实训方法: 模具设计 实训日期: 4月24号2节课、5月8号2节课、5月15号2节课、5月22号2节课、5月29号2节课、6月5号2节课、6月12号2节课 班 级: 12模具 学 号: 姓 名: 实训条件 UG软件、模具设计手册 实训内容与步骤: 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
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认真阅读塑件图,审核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塑件壁厚及其他技术要求,必要时还需阅读该塑件所属的部件图(或组件图)和了解该塑件的使用条件、使用寿命、载荷特性及其数值等。据此分析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明确生产批量
小批量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通常采用单型腔;大批量生产时,应在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合模导向机构、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以及凸、凹模的结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4)计算塑件的体积
计算塑件体积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注射机和确定型腔数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塑件体积的计算可用手工计算,即将塑件分成若干个简单几何体,查阅有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运用有关软件,在绘制三维立体图后即自动生成体积数值。
(5)确定型腔数量
型腔数量的确定取决于塑件的生产批量、塑件的精度要求和注射机的生产能力。当塑件的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小时宜选用单型腔;生产批量大时在满足塑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型腔。当企业所拥有的注射机型号单一,即塑件只限制在某型号的注射机上成型加工时,应根据该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和锁模力来确定型腔数量。
(6)确定注射成型工艺
根据塑件图上标明的塑料品种,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注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内容:
1)注射机的类型(柱塞式或螺杆式)
2)螺杆转速
3)喷嘴形式和温度
4)料筒温度(前段、中段和后段)和模具温度
5)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
6)成型周期(包括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
(7)初选注射机
根据以上分析,初选注射机的型号及规格,查阅并记录如下技术参数:
最大注射量;
额定锁模力;
最大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
4)模板尺寸及拉杆间距;
5)最大模具厚度及最小模具厚度;
6)模具的紧固方式、模板上的螺孔直径及分布;
7)开合模行程
8)脱模顶出行程、顶出杆的直径及位置
9)喷嘴头部孔径及球面半径
10)定位圈直径
2.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确定
(1)分型面的确定
选择分型面应考虑如下问题:
是否能确保塑件的成型质量;
是否容易清除分型面部位的毛刺及飞边;
是否有利于排除模具型腔内的气体;
模具分型后塑件是否留在动模。
(2)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的设计要求如下:
排气良好;
流程短;
防止小型芯变形;
4)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少;
5)塑件的修整方便;
6)防止塑件变形;
7)尽可能减少浇注系统的容积
设计浇注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数量及位置,并加以论证。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把构思表达出来。浇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零件应尽量选用标准件。
3.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案论证
(1)型腔的布局
由于注射机的料筒通常位于定模板的中心线上,由此决定了单型腔模具的型腔位置必然处于定模板的中心线上。而对于一模多腔的模具,其型腔的分布也尽量与模具的中心线对称,并满足以下条件:
各型腔在浇注时应确保均衡进料和同时充满型腔;
尽量缩短到各型腔的流程,以降低废料率;各型腔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冷却水道、顶出杆等结构和零件。
(2)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
成型零件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尽量采用镶拼结构,以降低制造难度和节约贵重的模具材料。应合理地确定镶块的分割位置及固定方法。对于有嵌件的塑件还需考虑嵌件的安装和定位方式。
(3)推出机构的确定
开模时应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这样可使推出机构简单、可靠,模具结构也较为简单;推出元件的布局应合理,确保推力分布均匀;塑件脱模时应不变形,不损伤塑件的外观质量;推出机构的推出和复位应可靠且运动灵活,制造及配换方便容易。
(4)抽芯机构的确定
抽芯机构的设计必须确保抽芯及复位动作灵活、运动轨迹控制合理、安全可靠、便于制造和维修。如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则必须避免侧滑块与推杆的干涉现象,必要时可设计先复位机构。
(5)冷却系统的设计论证
从塑料的成型特性出发,认真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