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荆楚民居建筑形式.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荆楚民居建筑风格》 1 湖北民居建筑风格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 湖北各地区建筑亦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分布最密集地区,传统民居以极富特色的木构干阑建筑——吊脚楼为主要形式。除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外,也包括一些砖石与木构混合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和咸丰严家祠堂。 鄂西北传统民居集中分布在十堰地区竹山、竹溪、郧县、丹江口一带和襄樊地区南漳、谷城一带。选址多为有山有水的地段,建筑倚仗山体,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常为对称多路多进四合院式,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建筑围合,屋顶连为一体,院落均为天井院。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有翁家庄院、高家花屋、冯氏民居、柯家祠堂等。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中南部,传统民居集中于荆州和荆门地区,多为天井式、天斗式、天井天斗混合式,尤其天斗式建筑更是其他地区不多见的空间形式。保存较好的有洪湖瞿家湾老街、监利周老嘴老街等。鄂东南地区同其东面的安徽省属太湖县、宿松县接壤,东南与江西省瑞昌县交界,西南与湖南省临湘县毗邻。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通山、阳新、崇阳、赤壁等县域。通山境内有一类特殊形制的房屋“牌坊屋”,常见既可用于宗祠,也可用做住宅。 鄂东北地区自古就有“楚头吴尾”之称,北屏大别山,南带扬子江,多为丘陵,建筑布局依附于地形灵活布局,院落、室内外均有高差。传统民居主要集中于黄冈市的红安县和罗田县,保存较好的有红安七里坪老街及民居、罗田胜利镇屯兵堡街及民居、罗田新屋垸等。 正是这些特有的民居建筑风格,构成了湖北民居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布局自由的总体特征。民居建筑成为湖北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荆楚民居建筑形式 2.1 天井院 天井院是湖北传统民居最基本的空间组织方式。一组天井院就是一个居住单元,通常包括门屋、天井、面向天井的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耳房)、天井两侧的厢房以及联系这些房舍的廊道等要素。在厢房的另一侧常常还辟有小天井,用于解决厢房和正屋梢间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因此,一组居住单元通常有一个主天井及两个小天井组合而成。 天井本是人们在家中接天连日的地方,但有时雨雪过多,或是烈日当头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当地民居采取了两种比较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称为“天斗”;另一种是帘幕式天井,在天井两侧的檐下安装两个可灵活转动的卷轴,将竹帘或布幔卷上或放下。能起到很好的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典型住宅一般采用“三间制”或“五间制”的形制,即一个居住单元通常为横向“三开间”或“五开间”。因此,可以用“五间三天井”或“三间一天井”来表述其居住单元规格。大的宅第多为“五间三天井”的横向和纵向的组合。例如阳新洪港镇江源村王宅(图2-1)、浮屠镇玉埦村光禄大夫宅(图2-2)和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熊畈村(图2-3)。 图2-1 王宅天井院 图2-2 光禄大夫宅天井 图2-3 大悟黄站熊畈村的天井群 2.2 庄园 庄园式民居是由一些较大规模的合院形成,通常是官吏宅邸或士绅庄园。这一类带有天井的四合院建筑群,不仅仅有着宏大的规模,还常在居所旁设置花园,用以休闲。同时,会采用一般民居不使用的勾头、滴水等屋顶装饰,让建筑显得精巧细致。整个建筑群外围设高墙围合,形成内部或开敞或紧凑的节奏有致的空间以及整体对外封闭的空间效果。 其中“多路少进,横向展开”是鄂西北传统庄园式民居的主要布局特点之一。坐北朝南的位相是大多数宅院的第一选择,北高南低的地势造就了其依山就势、逐级升高的建筑格局,因山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人们为了生存,都将不可多得的平地用于种植农作物,而宅基地多选择山脚坡地。这种选址逐渐成为习惯,也导致民居依山而建,横向多路,进深受限,多为2~3进,也成为地域性特征。这种特征也是北方合院式民居在南方解体后的新形式。同时这类庄园式民居也有其它朝向的布局,如坐西朝东等,但是主要是根据山势走向和聚落环境来决定。然而在这样的布局中,鄂西北民居还是遵从“左上右下”、“东尊西卑”的基本规律的。通过实测证实,每路院落的东侧厢房都比西侧厢房要略宽一点。例如,位于位于襄樊市南漳县的冯哲夫老宅(图2-4)、陶家老宅(图2-5)和位于十堰市竹山和竹溪两县交界的三盛院(图2-6)。 图2-4 冯哲夫老宅全景 图2-5 陶家老宅一层平面 图2-6 三盛院鸟瞰 2.3吊脚楼 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地区,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鄂西南属大武陵地区,境内地貌、风俗相似,地貌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由一系列东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