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和温湿度.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和温湿度

第十章 油墨转移中的现象与温湿度 内容提要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承印材料,油墨、机器等原因,会产生墨雾、“晶化”、剥纸等现象。   本章首先介绍了墨雾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多色套印中的叠印及叠印率、透印与反印。主要介绍了剥纸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温湿度对印品质量的影响,静电的产生及其消除。 基本要求?   1、了解印刷过程中伴随各种现象的原因。会分析墨雾的产生及其消除方法。   2、了解单色机,四色机油墨叠印的区别。分析各种不同叠印不良产生的原因,会提出获得高质量叠印效果应采取的措施。   3、了解印刷中,纸张掉毛的原因。掌握纸张拉毛速度和油墨粘性,油墨粘度,印刷速度,环境温湿度等的关系。掌握减少纸张掉毛所采取的一般方法。   4、了解印品背面粘脏,油墨脱落的原因,并能提出相应的排除方法。   5、对静电的产生有足够的认识,能针对实际选择合适的静电消除方法及装置。   6、了解温湿度对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的影响及选择合适温湿度。? 第一节 墨雾 1.产生原因 出口丝状断裂,断裂为球状,双电层破坏,由于断片,带有与墨同性电荷,靠近墨时被斥出。形成雾状。墨雾的产生并不导源于离心力。 第二节 叠印 1.叠印因素 (1)凝聚力: 时叠印良好 : 第一色墨凝聚力 : 第二色墨凝聚力 : 第一、二色墨间的粘着力 (2)时间:间隔长,叠印效果好 (3)粘度: 第三节 透映与反印 1.透映 透映值= 第四节 剥纸现象 1.剥纸 Z—强度 第五节 胶印的油墨转移 一.马丁—西维尔胶印模式 1.用于辊子,版等各种固体材料,有一定界面张力,能被润液和墨优先润湿。 2.墨和液必需是互不溶解,但却可混。 3.墨和润版液都是间接的传到印版上。 4.为了构成必要的密度,印刷到纸上的墨厚大约是1微米。 用马丁—西维尔胶印模式可以解释胶印的墨转移。 第六节 照相凹印的油墨转移 静电对转移的影响 1、印刷表面受摩擦而产生静电,使印迹边缘出现“毛刺”。 2、利用静电实现油墨转移。 * * 2.影响因素 (1)V 增加,雾大。 (2)墨层厚,雾大。 (3) 墨辊变形时,局部墨厚,雾增大 (4)空气湿度小,促进墨雾产生。 (5)油墨导电性增加,墨雾减少。 高速新闻轮转机,雾严重。 2.叠印率 (1)重量表示法 (2)密度表示 第一色墨重量 第二色墨重量 第一色墨光学密度 第一色墨光学密度 在第一色上印上第二色后的密度 :纸张反射率 :印刷品背面反射率 2.反印 透印:墨透过而形成 反印:背面蹭脏 T:承印物本身结合力 W:墨粘着力 Q:剥离力 N:橡皮布粘力(凸印:印版对墨的吸附力) 2.剥纸的产生 (1)印刷速度的影响 (VVP原则) 表面强度T与V. 成正比 由于剥纸后热量产生,使纸松弛,修正为 则 T= b的近似值为 为当T=1/l时的V印速 (2)印版曲率与剥纸 同样 的墨, 和 愈大,同一V下,接触时间长,则剥纸 临界速度大。 圆压平印机,适性机剥纸 圆压平: , 适性机: , 则: :圆压平开始剥纸速度 (3)速度与剥纸 印张/小时=310 ,小于此值,不会剥纸。 结论:a: , 愈大,则不易剥纸。 b:通过印刷适性试验机可换算成印刷机的剥纸速度 (4)其他剥纸 a:墨流动性与剥纸 b:墨厚与剥纸 c:压力与剥纸,实际压力范围内剥纸可能性最大。 d:纸张性质与剥纸 e:温度与剥纸,温度增加易剥。 二、普通胶印的油墨转移 1、供水 a.普通胶印 供水,水辊:镀铬,水绒布 b.酒精润版 2、墨转移与水墨平衡 按照马丁—西维尔模式,胶印墨要吸收适量的水分,才能在墨 辊,印版间进行良好的传递。 在胶印机上进行测试表明:润版液以1 的直径微滴,分散在油 墨中,乳化量在15~20%之间,版上水膜厚约1 ,墨膜厚约为2 ,即 水膜为墨膜的一半时,达到理想的水墨平衡。 (1)水墨平衡受水量大小影响 水量多: A:干燥速度降低 B:颜料粒子凝集 C:粘着力下降 D:墨色减淡 水量少: 非线画部分产生浮污,浮污非线画部分附着墨。 A:油墨渗出:当?W?I+?IW时,墨被润版液吸引出来。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