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昌吉学院中文系 王萍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素养”概念的诠释 模型建构 命题论证 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 )语文素养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语文素养”概念的诠释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 巢宗祺认为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这是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的具体解释。 雷实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对语文素养的抽象概括。 杨再隋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中指出语文素养包括:“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③丰富的语文知识。④语文能力。⑤培养语感。⑥发展思维能力。⑦良好的个性。⑧健全的个性。”这是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分解。 《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中的语文素养包括:“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言态度。④语言体验。⑤语感能力。⑥语言积累。⑦语言品质。⑧语言行为。”这似乎又太局限于语言方面。 模型建构 倪文锦建构的语文素养的四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操作层——听说读写,这是显性的言语行为; 第二层次:实施层——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这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 第三层次:动力层——语文动机、语文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这是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 第四层次:基础层——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这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 韩雪屏的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 操作层(显性的听说读写言语行为)、 实施层(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还包括灵感)、 动力层(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 基础层(语言积累、知识视野、个性人格、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与 彭小明语文素养的四个层面是:(1)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程序性知识。(2)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3)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4)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 命题论证 王小明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来解释语文素养“①言语信息:包括课文内容知识、语文知识、语文背景知识;②语文智慧技能,包括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③语文认知策略;④语文动作技能;⑤语文情感与态度。 从语义上分析“素质”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侧重点在于先天的遗传特点或者在先天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和人格状态。它强调的是确定性,定性化,作为教育学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的是教育的终极状态。 “素养”强调了素养的未定性、发展性、不确定性,这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是相同的。“素养”是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养”强调修养,作为动词性词素,它具有“教养”、“培养”、“自养”、“异养”等含义,这就扩大了“素养”形成的和发展的空间,它不仅有家庭的“教养”;还有学校教育的“培养”,还包括社会的熏陶渐染;不仅有主动的“自养”,即从自身获取发展的营养,还有依靠外界的作用获取营养——“异养”。这体现了语文教育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养”作为名词性词素还有“营养”的意思。因此从词性上来看“素养”是褒义词,而“素质”是中性词。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发展的基础。 对于“语文素养”的表述是“形成和发展”还是“发展和提高”。从初中到高中用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形成——发展——提高,而“素养”作为一个未定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的概念,发展和提高才是关键。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作为一种教育目的,它既有对教育理想的描绘,也有对教育行动的规范,同时成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动力。 二、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关注人文精神 (二)加强言语实践 (一)关注人文精神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文化教育:增进背景知识、形成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