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5–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组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组
第一部分、序言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分析,2005年5月,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而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并且参保者中能够达到15年以上缴费并工作到退休年限享受养老待遇的人数更少。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基本未参加。这些仅仅反映了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一方面。湖北一次免费体检发现:四成农民工带病工作(新闻网),十民工工棚内取暖煤气中毒,施工方试图掩盖此事(京华时报)等等,媒体披露的这些内幕更是令人对我国规模巨大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质量担忧。在这样的情景下,那些本该是享受美好童年和良好教育的祖国未来——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状况更是引起了我们关注!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进城的流动儿童有2000万人左右,失学率高达9.3%;而农村还有2300多万留守儿童享受不到正常的亲情和完整的教育!在城市,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产生分化,多数农民工处于城市中的社会底层,或居住于城乡结合部,或居无定所,他们大多数家庭的子女在城里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阻隔,入学手续繁杂,不能像在乡下那样顺畅的入学读书,二是自身经济能力所限,交不起城市公办学校里高昂的学习费用,于是很多人选择民办简易学校入学,或者干脆放任子女失学。大量农民工的孩子,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竟成为城市一景。许多民办的“民工子弟校”,往往是设施简陋、师资较差、办学手续证照不全,因此总是被查、被关、处于办办停停、停停办办的状况之中,城市中的媒体对此高度关注,于以聚焦,成为城市中的热点社会问题,市民也高度关注。
子女能适时入校读书,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和责任。但即使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能获得教育机会,城乡差异仍使农民工群体的子女心理压力大,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障碍!
据四川省农调队最近进行的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农民工子女家庭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他们的心理也开始边缘化。调查中,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不懂事,受影响较小,而年龄稍大的孩子与城市同龄人相比,显得早熟、自卑和失落。与城里同龄人相比,农民工子女总是自觉地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并有这样的群体认同感,在这一群体中自我封闭。这一点在初中孩子心理上特别明显。对于他们所处陌生的大城市,他们在欣喜、好奇之余,却并不认同,还是怀念远在农村真正的家和伙伴。由于自己的家庭所处的地位,自己求学受到的阻碍,农民工子女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强烈的自卑感,被剥夺感,被隔离感。对他们来说,从家乡突然来到一个如此陌生的地方,心理落差极大,加上农民工聚居区相对滞后的卫生及治安状况,使其内心变得十分敏感。深层次的自卑感在受到歧视后,反而暴发出强烈的自尊心,因此他们把同一群体内友情看得很重,渴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又由于他们所处环境往往是人口高流动区,各色人等皆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一旦陷入这样环境下的社会小团体内,就难以自拔。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边缘地位,使得他们内心建立起自我防卫感强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边缘意识。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选择对武汉地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全面认识那些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并对其教育质量的改善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的解决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实践日志
原计划在七月三十号以前完成论文,但是由于暑期中小学放假,无法完成原定的对中小学生及教师,学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的计划。从而将完成论文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多月。因为我们的调查工作可以分为几个大块来完成,所以我们将工作时间也分为两大块。七月十五号之前我们完成了对民工家长的采访,八月二十五号以后,我们着手对民工子弟、民办与公办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了调查。
七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张红梅 柯建平 秦斌 周松 程锦 谭黎明 六人组成三组,到武汉市区中民工较为密集的地区,对民工进行抽样访谈。采访的地点主要是广埠屯和广八路交界段,复兴村,东湖村。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来汉务工的农民们子女的教育状况。了解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武汉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
具体日程如下:
张红梅 周松
2006.7.11 地点:复兴村站
采访对象:1 来自仙桃的桂女士 来汉时间:1年 职业:个体
2 来自孝感的黄女士 职业:商贩(复兴村蔬菜市场)
3 来自黄陂的胡先生 来汉时间:14年 职业:个体(电器维修)
2006.7.12 地点:武泰闸站
采访对象:1来自洪湖的吴先生 来汉时间:12年 职业:卖菜
2来自鄂州的但先生 来汉时间:18年 职业:锅炉厂工人 兼职:卖菜
柯建平 秦斌
2006.7.11 地点:广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学习动力的影响.pptx VIP
-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doc VIP
- 初一学生期中家长会优质课件.ppt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物流服务师(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及答案.doc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pdf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Unit 14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4.11.1《探问人生目标》课件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pptx
- JB∕T 10923-2020 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pdf
- 2018年版《广东省安装工程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C.5 建筑智能化工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