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鱼我所欲也》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鱼我所欲也》课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小 结 孟子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 谢谢观赏 鱼我所欲 也 《孟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第19课 字词积累 〖得兼〗 〖有甚于〗 〖苟得〗 〖恶〗 〖患〗 同时得到。 比……更重要 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wù,厌恶,与“欲”相反。 祸患,灾难。 阅读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 〖如使〗 〖何不用也〗 〖由是〗 〖是故〗 〖非独〗 〖勿丧〗 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按照这种方法。 因此,由此可见。 不仅仅。 不丢掉。 〖箪〗 〖豆〗 〖呼尔而与之〗 〖蹴〗 〖不屑〗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阅读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 〖万钟〗 〖何加〗 〖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有什么益处。 侍奉。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已〗 〖本心〗 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以前。 第一个“为”,介词,因为。第二个“为”,动词,接受。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 通 假 字 1.故患有所不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与”通“欤”,语气词。 “得”通“德”,感激。 “辩”通“辨”,辨别。 “辟”通“避”,躲避。 整体感知 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部分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所欲”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 “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所恶”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故患有所不辟”中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什么? 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 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 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 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部分 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