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体会真情_281986.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本细读,体会真情_281986

文本细读,体会真情 南京市华电中学 陈魏凤 《月迹》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美文,篇幅不长,看似简单,但李旭东老师在人物的追踪中带领学生不断地寻找着生活的美好,在语言的咀嚼品味中和学生共同体会着“美”的意蕴。 语文学习是应该注意广泛的阅读,需要不求甚解的读书,但是,语文课堂的阅读该干什么?是浮光掠影的不求甚解,还是应该深究语文的语言味道、语言效果、语言内涵呢?李旭东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语文教学必须强化语言的本真阅读、本真品味、本真赏析。也就是语文课必须上出本真的语文味道。 一、创设情境,以主问题突破文本解读。在音乐声中,童音:“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什么树呢?”“嫦娥是谁?”“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导语的预设奠定了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月亮是个什么?”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渐进赏析,深度品读,在“月迹”中寻找生活的美好。整堂课都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之中,带着学生找月亮,不知不觉地让学生走进文本,李老师注重语言的品味,尤其是儿化音和叠词的品味,功底很深。他利用预设的修改段落和原文比较,引领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流畅自然。 二、立足文本,体会真情之美。语言学大师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会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涵,却很少再从思想内涵体会语言技巧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李旭东老师的《月迹》,称得上是把文本细读真正落实到语言的典范。整个课堂围绕“你在哪里看到这个月亮?”贯穿,读赏结合,当学生回答:我在院子里看到月亮,老师问院子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生读文章回答:“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老师追问:玉玉的是写月亮的什么?生答,是写月光像玉一样亮盈盈的,洒在地上像镀了一层银色,显得月亮很恬静,很迷人。老师跟着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玉摸上去什么感觉?生答:光滑的、润润的、凉凉的,玉玉的在这里是形容词,不仅写出月光也写出院子里的月亮给人一种温润的样子。 再如,对文中这样一句话的解读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是解读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李老师是这样问的:如果你有一枚印章,你在上面刻什么? 生:刻我的名字, 师:盖在书本上? 生:书本就是我的了。 师:如果月亮是印章,什么是你的了? 生:天空就是我的了 师:你希望拥有一个这样的月亮? 生:我希望有一个幸福生活的月亮 生:我希望有一个神奇的月亮 生:我希望有一个皎洁的月亮 生:他们说的月亮我都想要。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笑了。 老师接着说:月亮出来了,星星暗淡,当我们胸怀一轮明月,一定会拥有整个世界,整个天空! 这样的立足文本的解读,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语文教学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只有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时候,语文教学才能达到根本目的。 这样的课堂,既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老师,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