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第1号修改单.pdf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第1号修改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第1号修改单.pdf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 第1号修改单 (对2011年12月第1版的修 ) 一、正文修改 1. 1.3.1(3)修改为:“罐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450L,气瓶容积大于或者等于150L 且气瓶容积之和不小于3000L( 1-5);” n 2. 1.6(2)修改为:“如果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没有或者不能被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 c . 业标准覆盖时,相关单位应当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的安全技术要求不得低于本规 y 程的各项要求。” t 3. 1.7修改为:“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e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符合本 f 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检 a 测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 s e 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 . 局批准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方可进行试制、试用。” w 4. 3.9.3.1修改为:“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 w “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按照HG2066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 w 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对于该标准未列入相应的常见毒性程度表的介质,由移动 网 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Z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确定 安 介质毒性危害性程度。” 易 5. 3.10.1.2(3)修改为:“真空绝热罐体内容器的外压载荷由设计者根据制造、运 输、装卸、检验、试验或者其他工况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确定;真空绝热罐体 外壳的外压载荷不得小于0.1MPa。” 6. 3.11.2(2)修改为:“充装液化石油气、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 渗透性中度危害介质的罐体,其管法兰应当按照行业标准HG/T 20592至HG/T 20635系 列标准的规定,密封垫片应当采用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栓组合; 无法采用以上管法兰密封组合的,应当由设计人员根据介质、压力与温度特性确定法兰 连接结构。” 7. 3.11.8(5)修改为:“管路焊接完毕后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合 格后以罐体或者气瓶耐压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并且以罐体设计压力或者气瓶公称工 作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 8. 增加3.11.10:“装设卸液泵的要求 “装运冷冻液化气体和液态二氧化碳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需装设卸液泵时,应当同时 装设卫星定位系统(北斗或者GPS)且具备定点卸液的远程监控功能,并且符合本规程 1.6、1.7的要求。装运其他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装设卸液泵。” 9. 5.1(1)修改为:“在移动式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压力容器 使用管理规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