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单元背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第1单元背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奴→封) 具体原因: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没有一个权威压制人民的思想。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重用人才。 4、文化: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及其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三、儒家学派的创立及发展 1、春秋——孔子创立儒学 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克以复礼)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 评价:进步性: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战国——孟子和荀子,使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3、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3)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四、道家 老子:①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②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 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1、继承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2、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的自由 五、法家:韩非子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评价:积极: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消极:严刑峻法、重农抑商、文化高压) 六、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七、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 老子、庄子、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 孟子、荀子、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 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 1、战国时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统治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激烈,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迫切要求实现富国强兵。 2、儒家主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广大人民的要求,利于巩固统治,但不能满足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兼并战争的迫切需要,不能满足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统治地位的需要。 3、法家主张适时变革、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严刑峻法;土地私有、重农抑商;高压专制等,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1、原因:战争破坏、社会凋弊,百废待兴;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2、表现: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释奴、复员、免役等) 3、黄老无为的影响 积极: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影响了中央集权和皇权 (1)边境问题——南北边境不宁,匈奴为患。 (2)王国问题——王国威胁中央。 (3)土地问题——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二、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而治” 条件: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原因:王国威胁、阶级矛盾、匈奴为患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②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③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①含有唯心主义的成分②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 ③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3、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 ③使儒家思想宗教化,披上神学外衣 4、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实质: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四、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为儒家所垄断。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必读教科书;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第三课: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产生原因: (1)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益趋于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 (2)社会政治根源: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