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节物联网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节物联网导论

陈显毅(副教授) 天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物联网关键技术 手机QQ:1550615836 考核方法 教材? 1、平时成绩:30%(两次旷课0分) 2、考试成绩:70% 3、考试时间:? 主要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 Bill Gate Smart house 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 浦东机场 最初的定义: 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欧盟定义: 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 ITU 定义: from anytime, any place connectivity for anyone, we will now have connectivity for anything。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1999 年 MIT Auto-ID Center 提出物联网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4 年 日本总务省提出 u-Japan 构想中,希望在 2010 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都可以上网的环境。 同年,韩国政府制定了 u-Korea 战略,韩国信通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 战略》以具体呼应 u-Korea。 2005 年 11 月 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 年 11 月 IBM 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 即“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以此做为经济振兴战略。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2009 年 6 月 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方案明确表示在技术层面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在政府管理层面将提出与现有法规相适应的网络监管方案 2009 年 8 月 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我国物联网政策环境和发展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3层) 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 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 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 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 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应用层: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服务 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 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 公共技术 不属于物联网技术的某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 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QoS)管理。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4层) 区别——支撑层 支撑层 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将网络内大量或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支撑技术平台。 高性能计算机 在国际高性能计算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高性能计算机世界500强(HPC? TOP500)排行榜”。第32届与第33届的第一的都是IBM公司的“走鹃”(Roadrunner)超级计算机。“走鹃”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达到1.1千万亿次,它使用了129 600个处理器芯片。 美国占有291席,欧洲占有145席,亚洲仅占十几席。 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最新HPC TOP500名单中,由我国曙光公司研制生产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实测Linpack性能达到每秒1.271千万亿次,居世界超级计算机第二位,它表明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当前国内物联网应用主要内容 城市公共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